灶間門外,三五個半拉少年趴在房門上,使勁兒拍打著房門,沖那勁頭兒,本就是湊合的木門,根本就撐不住他們多拍幾下。
林奕可慌忙中,只能將案板推到了門后,死死的將破門抵住。
抵住破門也不成,門外這伙難民本就是沖著她蒸好的雜糧饅頭來的。
條件反應(yīng)下,林奕可第一想法就是,必須護住兩鍋雜糧饅頭。
兩大蒸籠滾燙的雜糧饅頭,裝了半蒸籠在雙肩包里,剩下的饅頭可真沒招了,灶房里干凈的,一無所有,也沒東西給她裝饅頭。
咋整?
那就不管雜糧饅頭下的籠布多燙手,上手提溜吧,包一包,卷一卷,再塞了幾個在雙肩包里,可算是將兩蒸籠饅頭都打包好了。
此時,林奕可大腦完全是不轉(zhuǎn)動的,耳邊響著的都是難民們拍門、踹門聲,心里想著的就是她這兩蒸籠饅頭。
俺就說,將兩蒸籠饅頭都打包好了有能咋滴?
現(xiàn)在藏水缸后邊的坑里,難民們闖進灶間,也能順著味兒給扒拉出來。
確實,林奕可將雜糧饅頭都打包好后,才發(fā)覺自己就是在做無用功。
關(guān)鍵,兩手上還燙了好幾個大水泡,這會兒感覺到火辣辣的疼。
此時,林奕可也管不了剛剛拼死拼活,收拾起來的雜糧饅頭了,身體依靠到了案板上,支起雙手,上下左右仔細瞅著兩手上的水泡。
剛剛到底是咋想的嗎?兩鍋雜糧饅頭被搶就搶了唄!
我這到底是蠢成什么樣了啊?
為了兩鍋雜糧饅頭,將自己嚇的半死不說,愣是忙了一身汗,燙了兩手燎泡,我這到底是湊個什么熱鬧??!
這會功夫,林奕可腦子開始轉(zhuǎn)圈了,瞅她那懊惱的樣子,若不是兩手上被燙出了水泡,她鐵定能乎自己兩嘴巴子。
灶房外,叫罵聲、哭訴聲和埋怨聲,混著拍打木門的聲響,才正兒八經(jīng)地沖進林奕可耳中。
這倒是讓林奕可大體明白了,眼下海灣是一個什么情況。
確實,若是仔細聽了難民埋怨聲,真不好說誰對誰錯了。
能僥幸逃亡到梁王番地的難民們,都可以說是命大了,他們可不是周家莊村民,最起碼家家戶戶鐵鍋還沒扔。
而大多落戶到海灣的難民們,行李啥的那是一點都沒有,命都扔半條多在路上了,就問他們還能有啥吧。
可海灣這邊,要房沒有,都是半拉石頭屋框子,甚至連屋框子都沒有太多,根本就安排不了一萬多口難民入住。
一間屋框子,打底十幾個人一間,關(guān)鍵十幾個難民硬湊到一個屋框子里,那還能好了。
不說雞毛蒜皮小事了,單是這些能逃難能活下來的難民,這一路上啥事沒經(jīng)歷過,啥人沒見過。
九死一生后,讓一幫僥幸活下來的難民們抱團取暖,那不是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