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兒卷死卷活,沒白沒夜又干了一個多星期后,可算重新分配房子了。
這可是一步到位,分到的石頭屋就是各自以后真正的家了。
關鍵都不用打地鋪,他們終于可以睡的床上了,睡了幾個月的大地,可算可以升空了。
關于,這木床能快速做好,還得虧了周言郎。
林奕可都承認,后世霸總腦子就是好使,穿過來沒幾個月,人家都成了全能型人才。
周言郎是半點不想接受別人的夸贊,夸的越多,要干的事兒越多。
可他也確實沒辦法。
就說做木床的事兒,石頭屋都苫到溫泉池東邊了,楊石頭、周強以及船兄弟三家老小,愣是沒做出十張床出來。
周言郎是又氣又急,他在地上都睡半年多了!
要是等這伙人把各家各戶的木床全做好,再分配房子,就他們這速度,怕是等黃土埋到脖子,還在地上躺著呢。
指望任何人,都不如指望自己,這話是半點不摻假。
于是周言郎干脆坐鎮(zhèn)在木工活區(qū)域,指揮周強、楊石頭和船家三兄弟他們趕工,只做長凳和木板。
十個漢子,就用三條四十公分寬、兩米長的凳子,再卯上一塊兩米寬、兩米二長的木板,一張木床就搞定了。
僅用幾天功夫,木床就做得差不多夠家家戶戶分配了。
床是簡單了些,可總算能和大地說拜拜,鋪上茅草和草苫子,湊合著住還是可以的。
至于周言郎和林奕可一家五口,他們空間超市里有軟墊子,厚的薄的都有,套上粗布床套,誰也不知道他們床上鋪的是啥。
只要簡易木板床夠結實就成,其他的真不講究了,也講究不起來。
木床都做差不多了,是該分房子了,還差點木床就先擠擠睡。
大家伙兒,誰不巴望著有一個真正的家,忙活一二十天就等著這一刻呢!
石頭屋夠多,分配的也闊綽。
類似周老漢這樣大家大口的,一個兒子一間石頭屋,周老漢一家就分了五間石頭屋。
周言郎和林奕可有兩王田和王木兩個大侄子,分了兩間石頭屋,當然也有照顧他們的成分。
林家兩兄弟一個爹,也只是分了兩間石頭屋。
分房子的好日子,其他活計都放一邊,也算是給集體工作放了一天假。
說是放假,不過是給大家伙兒一天時間,收拾各自的小家,活是半點不少干。
將近三十多平方的房間,空蕩蕩的,除了一張簡易木床,幾乎沒什么家當。
家徒四壁也就這樣了。
大寶和二寶跟王田王木一個房間,他們那個石頭屋倒是有兩張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