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雅集
趙玉琸拱手笑道:“蘇先生過譽,這些布料皆是云織坊的新品,今日便是借這織物,與各位展開探討織物中的學(xué)問?!?/p>
雅集開場。柳明遠率先起身,朗聲道:“今日良辰,不如先以‘錦繡’為題,各賦一句詩,助助興?!闭f罷,他輕吟:“錦繡堆中藏雅意,絲綸筆下見真情?!?/p>
眾人紛紛附和,蘇泊暃接道:“織罷山河入錦緞,繪成星象映絲帛。”詩句恰好暗合“天機帛”與“山河錦”,引得滿堂喝彩。
此時,一道清亮的女聲傳來:“絲縷織就乾坤意,針腳縫連古今情?!?/p>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林仲杏身著素色襦裙,手持書卷,緩步走入。雖著裙裝,卻氣度不凡,一身書卷氣甚至比有些名士還顯儒雅。
趙玉琸眼前一亮,起身相迎:“林東家方才這句詩,真是將織物的內(nèi)涵說得透徹?!?/p>
林仲杏淺笑回應(yīng):“周公子客氣。我聽聞今日雅集以布料為題,特來湊個熱鬧。方才見這‘天機帛’,便想起《詩經(jīng)》中‘抱布貿(mào)絲’之句,布料自古便是民生之本,如今更是承載了文化與意趣?!?/p>
“林東家所言極是?!壁w玉琸順勢接話,“從絲綢的光澤,能想到‘君子溫潤如玉’,它柔而不軟,亮而不刺眼,恰如君子的品性;而棉布的質(zhì)樸,則對應(yīng)‘返璞歸真’,不事雕琢,卻最貼近生活本質(zhì)。”
他拿起一塊“山河錦”,指著上面的風(fēng)水紋路:“這塊‘山河錦’,織入了名山奇脈,看似是布料,實則是對‘天人合一’理念的詮釋。就像孔夫子所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人們對山水的向往,都融入這絲縷之間。”
林仲杏點頭認同:“周公子這番話,讓我想起《禮記》中‘禮之初始,始諸飲食’,而布料,亦是禮儀的延伸。不同的布料,對應(yīng)不同的場合與身份,這便是‘布以載道’?!?/p>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從典籍名句談到布料哲學(xué),引得在場名士頻頻點頭。
正當眾人討論熱烈時,角落里幾位儒學(xué)守舊派卻面露不屑。
其中一位身著灰色長袍的老者起身,語氣帶著輕蔑:“林東家,女子當守閨閣之禮,這般拋頭露面,與文人雅士同席論道,成何體統(tǒng)?”
此言一出,場面瞬間安靜。林仲杏面色一沉,卻未慌亂。
趙玉琸見氛圍有變,上前一步拱手后,朗聲道:“老先生此言差矣?!吨芤住酚性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此‘君子’,并非專指男子。古有衛(wèi)夫人書法傳于后世,今有林東家經(jīng)營翰墨齋,讓典籍得以流傳,這便是‘自強不息’?!?/p>
他目光掃過眾人,繼續(xù)說道:“孔夫子曰‘有教無類’,探討學(xué)問,本就不應(yīng)分男女。林東家對詩文典籍的見解獨到,怎能因性別而武斷她參與論道的資格?”
另一位守舊派不服:“可《禮記》有云‘男女授受不親’,這般同席而坐,不合禮法?!?/p>
“‘男女授受不親’,講的是界限,而非隔絕?!壁w玉琸從容回應(yīng),“今日我們探討的是布料與學(xué)問,席間皆是君子,言談舉止皆守禮儀,何來不合禮法之說?若因性別而將有識之士拒之門外,才是真正的失禮?!?/p>
一番話引經(jīng)據(jù)典,既不失禮節(jié),又點明了道理。在場名士紛紛附和,方才發(fā)難的老者面色漲紅,卻無言以對,憤憤起身拂袖離去,其他幾人跟隨老者的步伐離開了。林仲杏看向趙玉琸,眼中浮現(xiàn)幾許贊賞,對他的印象又深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