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誠被捕的四天后,濱津市第一醫(yī)院住院部內(nèi)——
“我從新聞上看到了,真有夠轟動的…看來咱們十三中在全國來講也算是典型案例了吧?”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當時看到陸誠被抓的新聞,我是真被嚇了一跳。開始我本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真干得出來啊……”
住院部樓道內(nèi),池宿帶著水果來探望荀康。兩人聊起事后的事情,荀康也被池宿行動所引起的波動嚇了一大跳。
李家利用輿論,將偷拍陸誠被抓的消息大肆宣傳,并在轉(zhuǎn)天上了電視新聞。
碰巧的是,大戰(zhàn)的轉(zhuǎn)天,之前對十三中的調(diào)查組也來宣布消息。沒想到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看見了這條新聞。
雖然經(jīng)過打碼處理,但是袁組長能夠看清楚,被抓走的華夏學生一定是陸誠,想到這里他直接給自己的老同事打了個電話。
因為李家為這兩天的事件大做文章,一切的矛頭全都指向了十三中。李硯修企圖再度掀起社會輿論的壓力,將十三中直接扳倒。
到達十三中之前,袁組長他們收到了指令,要求十三中短時間內(nèi)停課。聽到這個消息的袁組長很是頭疼,沒辦法誰讓自己身處事件的漩渦中心呢?心里縱然是百般的不情愿,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去談。
來到十三中之后,袁組長他們直奔吳校長的辦公室,先是宣布了調(diào)查結(jié)果。
調(diào)查結(jié)果還算滿意,教育部同意撥款,給十三中的硬件設(shè)施更新。但是因為這兩天新聞鬧得暫停了這一決定,并通知吳校長,在短時間內(nèi)停止十三中一切教學事務。
為此,吳校長和盧副校長站了出來提出了抗議,因為十三中學生的特殊性,不能輕易停課。況且這兩天的新聞袁組長他們也都知道了,此事更是驚動了教育部,如果此時停課的話,學生如何安頓?哪所學校會收留收底校的學生?
袁組長沒想到吳校長的態(tài)度如此強硬,但這是上面硬拍下來的任務,說什么也要完成。
幾經(jīng)商討之下,他們下午將各校校長召集到了市教委,對于暫時收留十三中學生的問題開了個座談會。
會議上無論哪所學校聽到要收留十三中的學生,那些校長全都不吱聲了。并且最近因為十三中的事情,濱津市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都受到了波及,已經(jīng)有部分家長在市教委提出投訴了,倘若這時候再讓十三中的部分學生來到他們學校,那他們怎么向自己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交代?
分去好學校吧,怕影響那里的教學進度,還有里面的學生;分到同級的收底校吧,難免兩所學校的學生會在校內(nèi)引起暴力沖突。此次濱津市的學生暴力事件還沒有解決,誰也不知道究竟根源出自哪里,要是輕易按照教育部的指示去做,濱津市的中學圈肯定會直接亂套。
為此就連教育部直接下派的袁組長等人也是非常頭疼,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將實際情況進行上報。
收到消息的教育部領(lǐng)導只能暫時將此事擱置,因為萬一出了事引起轟動,誰也擔不起這份責任。
就在濱津市眾所中學在市教委開會的時候,紀檢委、反貪局、外交部等各種相關(guān)單位的人員也都來到了濱津市。
由于袁組長的反應,結(jié)合近兩個月濱津市發(fā)生的事情,國務院嗅到了一絲不對勁,于是下令徹查此事。
在調(diào)查完畢之后,向全國通報。
濱津市距離京城市太近了,不過一百多公里,首都旁邊出了這么大的事情,國務院的那些高層領(lǐng)導會坐得住嗎?
從市教委開始、到工商部門、到涉事此次事件的網(wǎng)站、新聞媒體,甚至于市公安局都全面接受調(diào)查。
作為濱津市首富的李家自然首當其沖作為典型第一個接受調(diào)查,李硯修也是沒想到不過是想整垮一所學校,為什么會鬧出如此大的動靜?難道是和十三中有關(guān)系?
行動之前,李硯修徹查了十三中所有人管理層以及學生的背景。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此次事件的導火索,似乎和這兩天他們爆出的新聞有關(guān)。想到此處,李硯修安排手下人去調(diào)查陸誠的社會背景。
教育部調(diào)查組來到十三中的當天老王不在,他和池宿都被派出所叫走協(xié)助調(diào)查。
老王作為證人,為扎克洗脫罪名,扎克也按照老王之前教自己話去敘述當天的事件。
尤塔被抓的消息驚動了他的家族,尤塔屬于德塞利公國奧特斯堡家族的嫡長子,屬于家族的第一繼承人。就算家族中的長老們都沒有想到,尤塔會親自卷進華夏中學生的暴力事件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