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劍,乃朕年少時追隨劍圣習(xí)劍,耗費數(shù)十載光陰,摒棄萬千繁華,于孤寂中打磨,于生死間感悟,最終超越劍圣藩籬,悟出的獨屬于朕的…完美一劍!”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病態(tài)的偏執(zhí)與狂熱,
“請旸神…品鑒!”
他堅信,逆神旸或許可以憑借神玄境的絕對實力碾壓他,但絕不可能在純粹的“劍術(shù)”上,破解他這畢生心血所凝、無懈可擊的完美之劍!
他可以接受戰(zhàn)敗身亡,但絕不能接受自己視為信仰的完美劍道被擊敗。
隨著他長劍舞動,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安靜了下來。
沒有沖天的劍意,沒有凌厲的劍氣,更沒有引動任何天地異象。
這一劍,平凡、平和到了極點,甚至顯得有些…質(zhì)樸。
仿佛只是一個普通老者隨意的抬手,所有的鋒芒、所有的變化、所有的威力都極度內(nèi)斂,凝聚于那平平無奇的一劍之上。
這正是返璞歸真的極致體現(xiàn)!
將所有力量、精神、意志以及對劍道的全部理解,完美地壓縮于一點,不含絲毫多余之氣,不出則已,出則必中,中則必殺!
在他自己以及所有曾見過此劍的幸存者認(rèn)知中,這確實是“完美”無缺,無可破解的一劍。
長劍,緩緩點出。
當(dāng)天皇那返璞歸真、凝聚了畢生劍道修為與信念的“完美一劍”緩緩點出時,楊過的眼中確實掠過一絲真正的贊賞。
這一劍,已然超脫了招式的范疇,觸摸到了“道”的邊緣,以其大天象境的修為能臻至此境,足見其天賦與執(zhí)著。
“不差?!?/p>
兩個字從楊過口中淡然吐出,這是對一位求道者所能給予的極高評價。
然而,贊賞并不意味著無解。
在楊過已然踏入神玄境的感知與武道見識下,這一劍所謂的“完美”,就如同精雕細(xì)琢卻仍有細(xì)微孔隙的玉器,在他眼中清晰可見。
那極致的凝聚,恰恰也成了其最大的束縛;那不含絲毫外泄之氣的質(zhì)樸,反而限制了其應(yīng)對變化的余裕。
這并非劍招本身的缺陷,而是出劍者境界的天然局限。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就在那蘊含著天皇畢生信念的一劍即將臨體的剎那,楊過動了。
他甚至未曾起身,依舊端坐于御座之上,只是右手隨意地抬起,并指如劍,向著前方看似空無一物之處輕輕一劃。
沒有浩蕩的劍氣,沒有刺目的光華,更沒有引動天地之力。
就是那么簡簡單單、隨心所欲的一劃,仿佛只是拂開了眼前的一縷擾人清風(fēng)。
然而,就是這看似隨意的一劃,卻精準(zhǔn)無比地“點”在了天皇那“完美一劍”力量流轉(zhuǎn)最微妙、最不容打擾的那個“節(jié)點”之上!
就像是輕輕抽掉了精密機關(guān)中最關(guān)鍵的一枚卡榫,又像是將一顆恰到好處的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正中心的漣漪。
天皇那凝聚到極致、內(nèi)斂到極致的劍勢,被這輕描淡寫的一“點”瞬間打破了其內(nèi)部那股危險的平衡!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