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神是不斷‘分出’,而融神,則是不斷‘融入’?!?/p>
“它要求修煉者以自身神魂為根基,主動或被動地‘生出’新的、獨立的意識人格,然后讓主意識陷入沉睡,放任這新生的意識去經(jīng)歷完全不同的人生,體悟迥異的愛恨情仇、道法規(guī)矩?!?/p>
“待到這新生意意識歷經(jīng)磨練、覺醒成長之后,再將其與沉睡復蘇的主意識重新‘融合’,以期汲取其獨特的感悟與經(jīng)歷,壯大本源神魂?!?/p>
“然而,此法兇險至極!”
“不斷融合外來意識,就如同往清水中不斷滴入墨汁,極易造成意識海的污染與混亂?!?/p>
“一次融合尚且需要小心翼翼,多次之后,誰也無法保證,醒來之后的那個‘你’,究竟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你’。”
“或許是被新意識主導,或許是諸多意識混雜的怪物,迷失自我,是這條路上最常見的結(jié)局?!?/p>
聽到這里,楊過心中猛地一震,他意識到,自己在完全無知無覺的情況下,似乎已經(jīng)踏上了這條“融神”之路!
他所擁有的那個神秘“系統(tǒng)”,讓他不斷融合來自不同世界、不同經(jīng)歷的“人物卡牌”,汲取他們的武道感悟、人生閱歷甚至部分心性特質(zhì)……這豈不正是“融神”之路的一種變相體現(xiàn)?以系統(tǒng)為媒介,融合那些卡牌所代表的“意識烙印”!
“總而言之,這三條路,各有千秋,也各具險阻?!?/p>
陽神最難,倚重悟性與傳承,進展往往緩慢;
化神最狠,追求速成與力量,過程酷烈痛苦,是對己對人都不例外;
融神最險,看似海納百川,博采眾長,實則步步驚心,動輒有迷失本性之危。
“所以,你若頻繁施展搜魂之術(shù),強行窺探、掠奪他人的神魂記憶,便等同于在無意識中,被動地‘融入’了那些充滿雜念、怨懟與混亂的外來意識碎片?!?/p>
“這些外來之物,平時或許潛藏于意識深處,看似無害?!?/p>
“可走上‘融神’之路,試圖去融合新的、更為完整的意識人格時,這些平日里積攢的‘雜質(zhì)’便極有可能被引動、爆發(fā)出來,如同堤壩上的蟻穴,在關(guān)鍵時刻引發(fā)意識的全面崩潰與錯亂,大大增加迷失自我的風險?!?/p>
楊過凝視著老板,問出了那個盤旋在心頭已久的問題:“前輩對此路了解得如此透徹,更是早早便提醒于我。”
“莫非……前輩你,走的也正是這‘融神’之路?”
“如今這老板的形象,是不是在進行新的一輪融神?”
面對楊過這直指核心的詢問,老板既未承認,也未否認。
他那張市儈的臉上,緩緩綻開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笑而不語的態(tài)度,本身就是一種回答。
楊過沒有再追問下去。他知道,有些界限,不宜跨越。
對方愿意指點他“融神”的奧秘,提醒他搜魂術(shù)的危害,已是難得的善意。
至于對方自身的根底,又何必深究。
喜歡神雕:開局令東來,領(lǐng)悟浩然劍氣請大家收藏:()神雕:開局令東來,領(lǐng)悟浩然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