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天空中的異象才如同海市蜃樓般緩緩消散,匯聚的天地元氣也漸漸平復(fù),陽光重新灑落,仿佛一切都未曾發(fā)生。
“吱呀——”
藏經(jīng)閣那扇沉重的木門被從內(nèi)推開,楊過緩步走了出來。
他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貪婪地呼吸著室外清新的空氣。
一連多日悶在滿是書卷氣的閣樓里,今日終于得以出關(guān),雖然精神奕奕,但身體確實需要透透氣了。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完成創(chuàng)舉后的滿足與從容。
異象徹底平息后,楊過并未急于離開。
他此行的最初目的,并未因自創(chuàng)《六神訣》的成功而忘卻。
最終,他在一處靠窗的角落,找到了正小心翼翼整理著一批剛送來不久的古舊經(jīng)卷的空遠大師。
他并未抬頭,卻仿佛早已感知到楊過的靠近,手上動作不停,只是用一種溫和而帶著些許贊嘆的語氣緩緩開口:
“阿彌陀佛?!?/p>
“楊施主此番閉關(guān),竟能引動如此驚天異象,顯化六種佛法真意,最終歸于如來?!?/p>
“施主雖一身精純浩然之氣,顯是儒門正宗傳承,卻不想對佛法武學(xué)之領(lǐng)悟,亦能通達至斯,實在是……”
“曠古絕今之奇才?!?/p>
楊過走到近前,微微躬身以示對這位為護徒而舍身的高僧的敬意,語氣謙遜卻也不失坦然。
“大師過譽了?!?/p>
“晚輩不過是偶有所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了些許微不足道的推演罷了,實不敢當(dāng)‘精通’二字?!?/p>
“佛法浩瀚,晚輩所學(xué),不過滄海一粟?!?/p>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空遠大師手中正在整理的經(jīng)書,直接切入正題。
“其實,晚輩此番前來藏經(jīng)閣,除卻閱讀經(jīng)書增長見聞外,尚有一事相詢?!?/p>
“不知大師……可否知曉或見過一部名為《楞嚴經(jīng)》的典籍?”
“晚輩對此經(jīng)慕名已久,卻始終未能尋得?!?/p>
空遠大師聞言,整理書頁的手微微一頓。
他緩緩抬起頭,那雙洞察世情卻無半分鋒芒的眼睛看向楊過,臉上露出一絲了然于心的淡淡笑意。
他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不慌不忙地伸手探入自己僧袍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本以深藍色厚布作為封套、看起來頗為古舊,卻保存得異常完好的經(jīng)書。
他將經(jīng)書輕輕置于膝上,封面上,正是三個以古體書寫的端正大字——《楞嚴經(jīng)》。
“施主所說的,可是這本書?”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極細微的訝異,隨即化為釋然。
他并未出言否認或辯解,只是坦然地點了點頭。
在這位看似衰弱、實則智慧如海的老僧面前,任何掩飾都顯得多余。
他心知,自己的意圖恐怕早已被對方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