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燃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我……我這些年瞎混,也沒攢下什么錢,就之前倒騰東西賺了點,加上以前攢的壓歲錢,滿打滿算……可能就幾百塊。”
這在當時也不算小數(shù)目,但對于開店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蘇軟點點頭,她早就料到了。
原主更是身無分文,她嫁過來帶的只有母親那個小木匣。
“我這邊……暫時沒有。所以,我們可能需要向爸媽借一部分啟動資金,或者想辦法先從小做起?!?/p>
“借!”江燃一拍桌子,“我跟我爸說!他要是不同意,我就……我就磨到他同意!”
他對自己老爹還是有點辦法的。
蘇軟笑了笑,繼續(xù)說:“第二,是技術和人。理發(fā)、造型、服裝搭配,這些都需要專業(yè)的人來做?!?/p>
“我們自己是外行,得找些可靠的、有手藝的老師傅,或者找些有靈性的年輕人來培養(yǎng)。”
“這個交給我!”江燃自告奮勇,“我認識的人多,三教九流都有!”
“我去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手藝好、又愿意嘗試新花樣的老師傅!年輕人也好找,那么多待業(yè)青年呢!”
“嗯?!碧K軟在紙上寫下“技術人才”幾個字,“第三,是貨源。服裝、飾品、化妝品。我們需要找到穩(wěn)定、時尚且價格合適的進貨渠道。最好的辦法,是能去南方,比如廣州那邊看看。”
“去廣州?”江燃眼睛一亮,他早就聽說南方發(fā)展快,東西新潮,“這個好!等我們錢差不多夠了,我就帶你去!咱們也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將開店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的準備一項項列出來,雖然很多細節(jié)還不完善,但整體的框架漸漸清晰起來。
江燃第一次如此投入地思考一件“正事”,他覺得比打游戲、打臺球刺激多了,尤其是看著蘇軟專注分析、條理清晰的樣子,他心里充滿了驕傲和動力。
“還有店名,”蘇軟放下筆,笑道,“得起個響亮又好記的名字。”
“叫‘燃軟形象設計’怎么樣?”江燃脫口而出,得意地看著蘇軟,“把我們倆的名字都放進去!”
蘇軟心頭微微一暖,卻搖搖頭:“太直白了,而且聽起來有點像軟件公司。”
蘇軟想了想,最后說道:“不如直接叫重塑形象室好了?直接有力的表達了“重新塑造、煥然一新”的理念,怎么樣?”
江燃琢磨著,“都好聽!還是媳婦兒你有文化,我覺得‘重塑’更簡短好記,非常好!”
初步的計劃讓兩人都熱血沸騰。
接下來的幾天,趁著家里大人不在,他們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這個創(chuàng)業(yè)計劃中。
江燃開始動用自己的關系網(wǎng),四處打聽靠譜的理發(fā)師傅,甚至還跑去觀察了幾家生意好的個體理發(fā)店和服裝攤,暗自記下人家的優(yōu)缺點。
蘇軟則開始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悄悄進行一些實驗。
她找來一些舊衣服,按照自己的審美進行簡單的修改和搭配,穿在身上讓江燃評價。
江燃每次都是眼睛發(fā)直,最后干脆就抱了上來:“媳婦……”
他一張嘴蘇軟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紅著耳尖的制止他道:“江燃!我們現(xiàn)在在說正事兒呢,你能不能……能不能不要總想這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