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習(xí)慣了獨行,習(xí)慣了沉默,習(xí)慣了在眾人回避的眼神中昂首走過。
但她會生氣。
每當(dāng)聽到宮女太監(jiān)背后議論“可惜了那張臉”時,她的心底就會燃起一股怒火。
她覺得,自己不過就是臉上多了道疤。
一道疤而已,又不會影響走路、說話,更不會妨礙思考,又怎么能因此就被區(qū)別對待?
她依舊能讀書寫字,能騎馬射箭,能在朝堂上條理清晰地陳述見解。
可偏偏,人們看她的第一眼,總是在她臉上停留太久。
為什么,臉上受了傷,就要被人指指點點?
她的母親莊嬪,出身將門之家。
外祖父曾是鎮(zhèn)守北境的大將軍,統(tǒng)兵十萬,威名赫赫。
自小在這樣的家庭長大,耳濡目染的不是脂粉香囊,而是兵書戰(zhàn)策、弓馬騎射。
大公主也不愛胭脂水粉,反倒喜歡舞刀弄棒。
她練劍時虎虎生風(fēng),一招一式干凈利落,宮人見了都忍不住稱贊。
就在那一次,她見過外祖手下的一名副將。
那人站在校場中央,一身鐵甲未卸,神情冷峻,目光如刀。
那名副將打過仗,去過邊疆。
他曾在雪夜里率三百輕騎突襲敵營,以少勝多,救出被困的友軍。
也曾孤身斷后,為掩護大軍撤退,獨戰(zhàn)七名敵將,最終全身而退。
他臉上有一道很長的疤,從眉毛那兒一直劃到下巴,整張臉幾乎被分成兩半。
疤痕扭曲猙獰,皮肉翻卷,一看便是刀鋒近距離劈砍所致。
外祖父介紹他的時候,特別驕傲地說:“這是外祖軍中的關(guān)將軍。關(guān)將軍打仗厲害,膽子大,脾氣也硬。公主別怕他,他臉上的傷,是英雄才有的勛章!”
那一刻,關(guān)將軍挺直脊背,微微頷首,眼中毫無怯意。
關(guān)將軍的疤是拼殺換來的,所以人人都敬他三分。
將士們見他走過,會主動讓路,低聲喚一聲“關(guān)將軍”。
地方官員接待他時,也會親自奉茶,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