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軍隊剛開始修整,李肅就開始了交朋友。
李肅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他分的清什么是公事,什么是私事。
比如作為一個并州人,他宴請一些并州老鄉(xiāng)就是私事,盡管這些并州老鄉(xiāng)多是丁原軍隊的中層。
但是董仲穎和丁原的私人恩怨不能影響這些,他們可都是大漢的軍隊,怎么能夠因為兩個人的恩怨而斷絕來往呢?
李肅為了打消這些人的顧慮,將宴請的地點放在了洛陽城之中,甚至有時候李肅竟然讓那些人自己選地方。
李肅并不會因為這些而忘記公事的,他屢次在酒宴上信誓旦旦的對這些人說,“不要因為喝了酒就手軟,在戰(zhàn)場上該動手的就要動手,該砍死人的就要果斷下刀子。在戰(zhàn)場上他李肅絕對不會因此手軟?!?/p>
說完這話,他還準備了一些涼州的土特產(chǎn)給了那些老鄉(xiāng),一邊給一邊叮囑道:“私人的情誼歸私人的情誼,公事歸公事,我是一個并州人,我知道并州的武人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的,我不會奢求你們在戰(zhàn)場上放水,我只要求你們多介紹一些朋友給我認識,因為我喜歡交朋友?!?/p>
這些特產(chǎn)果然夠土,大多是一些從羌人那邊來的金飾品。
而并州的武人果然喜歡講義氣,也非常的守規(guī)矩,他們從來不在和李肅的酒宴上談?wù)摴?,但是依然按照約定,給李肅帶來了新的朋友,而他們的朋友也往往也是丁原的軍隊的中堅。
李肅用錢非???,營中的軍資很快就被他揮霍了大半,面對著這樣的情況,他直接寫了一封信給董仲穎,告訴他希望有更多的財貨,因為他想要招待更多的朋友。
面對李肅的信件,李儒頗有一些不以為然,李肅招待的多半是丁原軍中的中層,他認為這些人不值得投入這么多的金錢。
他對董仲穎說道:“過去我曾經(jīng)聽聞孟嘗君門下有數(shù)千食客,有急公好施之名,但是即使是孟嘗君的食客也分為上中下三等,現(xiàn)在李肅招待丁原的部下,全部傾力招待,一是讓我們的財力有很大的壓力,二是我擔(dān)憂那些涼州的人士因為這件事情而感到不快?!?/p>
對于李儒的說法,董仲穎卻有不一樣的理解。
按照他過去一個社畜的經(jīng)驗,一個公司對外的招待費和對內(nèi)的員工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對外砍招待費的行為是一個很愚蠢的行為,特別是在公司財政沒有問題的情況下。
另外一方面,董仲穎卻認為對于一個公司來說中層才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他們要貫徹領(lǐng)導(dǎo)的意圖,也要指揮下面的員工,或許他們不能高屋建瓴或者高瞻遠矚,但是他們在某一個很小的方面就是一個專家,是一臺機器極為重要的一個大部件。
董仲穎過去聽說過一個說法,一個公司少了幾個基層員工還可以運轉(zhuǎn),只要在招募幾個就可以了。少了幾個高層也可以運轉(zhuǎn),甚至有時候沒有了高層反而更好,但是一旦少了中層,整個公司頓時就運轉(zhuǎn)不下去了。
更何況李肅是在替他做事情,沒有任何的證據(jù)表明李肅在這件事情上有手腳不干凈的行為,那么董仲穎自然不可能在這件事情上摳摳索索,來打擊手下人的積極性。
過去作為一個打工人他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不給馬兒吃草,就要馬兒產(chǎn)奶的行為了,馬兒在產(chǎn)奶這件事情上怎么可能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