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和大餅雖好,但是有時候這兩樣東西卻不頂飽。
看到勝利希望的高覽和張合加大了自己的籌碼,他們不僅自掏腰包犒賞了那些助戰(zhàn)的“義勇軍”和“雇傭軍”,甚至他們還通過關系,從草原上找來了更多的“雇傭軍”,他們許諾那些雇傭軍,只要打破了黎陽城,里面的財物他們可以分上一半。聽到這個條件,高覽硬生生的從草原上“雇傭”了近萬人的匈奴人。
張合依據(jù)過去在河間郡的關系,他又弄來了五千多名援軍,再加上從遼東遠道而來助戰(zhàn)的五千余人,也被張合“薅入”了麾下,至此,黎陽戰(zhàn)場上的平衡被徹底打破了。
有了優(yōu)勢的張合和高覽兩個人并沒有急于進攻,反而對如何攻城進行了仔細的布置,哪支軍隊在前,哪支軍隊在后,如果撤退從哪個方向上撤退,他們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將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
甚至張合和高覽兩個人還組織了那些軍隊進行了一場模擬戰(zhàn),以便于讓那些“義勇軍”和“雇傭軍”對于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有一個更深的認識。
當正式攻城開始的時候,魯肅就感覺到自己的壓力非常大。
那些草原上來的“雇傭軍”自然是作為攻城的第一波梯隊了,按照張合的話語來說,那些“雇傭軍”可是拿著最多的金錢,自然需要承擔最重和最為危險的任務,這可是“公平之美”。
至于張合是不是有一些私心,那些戰(zhàn)死的“雇傭軍”就不用發(fā)餉了,這個問題誰也沒有辦法回答。
“準備放箭!輪流射擊!注意節(jié)約箭矢!”徐榮流利的指揮著軍隊。
那些草原人雖然身上沒有好的盔甲,但是他們或多或少對于射箭有一些心得,再加上守城的軍隊要節(jié)約箭矢,雙方在對射方面那些“雇傭軍”沒有吃多大的虧。
他們按照張合所預計的一樣,浪費了守城軍士大量的體力和箭矢。
隨著草原人的潰退,張合所準備的第二梯隊上場了,那些幾乎沒有盔甲的“義勇軍”帶著簡陋的攻城器械試圖進行蟻附登城。
“放箭!放箭!”徐榮的口齒越發(fā)的流利了。
他很清楚,憑借著這些“義勇軍”不可能攻破他把守的城墻,這些義勇軍的目的只是為了消耗守軍的體力和物資,讓守軍沒有辦法好好休息。
不少守軍激戰(zhàn)到現(xiàn)在,他們已經沒有體力拉開弓箭了,射箭的速度越來越慢了。
隨著義勇軍的傷亡越來越大,那些義勇軍忍不住潰退了,畢竟那些義勇軍可不是因為看不慣董仲穎的逆行倒施而參加戰(zhàn)斗的,他們之所以參加戰(zhàn)斗是因為被刀子所逼迫,也為了當兵可以吃的上一些飽飯。
張合對于這樣的情況已經有所預料了,那些義勇軍潰退的非常整齊,完全按照戰(zhàn)前布置的路線撤退,因為沒有按照既定路線撤退的,早就被砍成了肉泥,他早就料到了這群人靠不住。
那些“雇傭軍”再度上前,這一次城頭的董軍在對射過程中已經漸漸不敵了。
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在黎陽城的各段城墻上,漸漸的黎陽城已經慢慢陷入了頹勢了。
這時候的魯肅依然沒有動,因為他知道,張合手上最為精銳的軍隊還沒有動,他不能將自己最后的預備隊投入戰(zhàn)斗。
魯肅知道張合在這一次進攻之中押上了所有,如果這一次攻擊可以頂住,那么之后張合就沒有任何的可以攻陷黎陽的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