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穎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不管大事情還是小事情,他總是喜歡在酒宴上招待客人。
畢竟這體現(xiàn)了對于對方的尊重,再加上上輩子的習慣,董仲穎這輩子也延續(xù)了這個良好的習慣,絕對沒有假公濟私的打算。
而他這樣的做派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少對于荀彧來說,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秦王已經(jīng)將他們當成了自己人。
而且荀彧還有一點信心,那就是如果楊阜等人如果反對這件事情,他連見到董仲穎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在宴會剛開始的時候,董仲穎沒有問,而荀彧也沒有說,雙方只是看著歌舞喝著酒。
至于董仲穎的麾下,那些人更不會提出這樣的事情了,畢竟在這件事情上秦王的意見才是最為重要的。
當那些舞女從極樂極土一直調(diào)到了隨波逐流之后,荀彧一口喝光了杯中的酒,他站起身子來鄭重向秦王行了禮。
所有董仲穎的麾下都停止了喝酒和交談,他們都很清楚,荀彧終于要開始了。
董仲穎看著場上這個詭異的氣氛,他也知道荀彧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他揮了揮手,讓那些舞女下去了。
等那些舞女和樂師都走干凈了之后,荀彧開口了,他問道:“秦王您是怎么看待曹公的呢?”
聽到這個問題,董仲穎猶豫了一下,回答說:“過去我曾經(jīng)聽人說過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p>
對于這個評價,荀彧松了一口氣,他覺得董仲穎給他搭了一個很好的臺階。
他笑著說道:“秦王,您認為您的統(tǒng)治,你覺得是治世還是亂世?”
這樣的問題可不是好回答的,董仲穎如果回答是治世,那么曹操自然就變成了能臣了,對于一個能臣自然要啟用的。而如果回答亂世恐怕就是對于自己和自己麾下眾人的貶低。
貶低自己,董仲穎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但是因此貶低自己的手下他卻不能接受。
憑什么自己的手下這么努力工作,但是卻因為他的原因而被貶低。
董仲穎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很好的答案:“具體是治世還是亂世那就看每個人自己的想法了。
荀彧行了一個禮說道:“秦王大才,您的胸懷我不及也?!?/p>
如果是其他人告訴荀彧這樣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荀彧絕對會嗤之以鼻,這樣的詭辯水準太低了,他的眼中庸才想出來的詭辯也比這個好。
但是這樣的話語從董仲穎口中說出來就不一樣了,這是秦王大度,這是秦王對于自己有信心,功過讓別人進行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