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穎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那就是錯了知道改。
自從上一次因為自己沒有看重要文書,給自己手下人鉆了空子之后,董仲穎努力讓自己去看重要文書。
為了這樣的目標,他想要替自己找到了一個“秘書”。
他這個“秘書”必然和楊修這種處理公務(wù)的“秘書”不一樣,他這個秘書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替他查看書信,然后將這些書信按照重要程度前后排序,最好能夠簡單的告訴董仲穎這樣的書信有什么作用。
這樣的秘書人選不好選,一方面是要忠心,另外一方面要有能力,第三要耐得住寂寞,能夠在這樣的崗位上待的時間長久。
在這樣既要又要還要的要求下,董仲穎到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人。
即使是董仲穎也知道,這樣的崗位不能夠隨便找一個人,現(xiàn)在他的崗位還空缺的原因,就是他打著寧缺毋濫的想法。
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閻圃的那一封雄文到了董仲穎的手上,董仲穎硬是沒有完全看懂。
不過吸取了上一次他手下幕僚“獨走”的影響,董仲穎決定還是召開一次會議,商量一下這件事情究竟怎么辦?
他只知道閻圃向他建議了一件大事情,似乎是去打蜀地,剩下的事情他看得半懂不懂的,但是這不妨礙他手下人懂。
“現(xiàn)在并不是取蜀地的好時機。”楊修說道,“我曾經(jīng)聽洛陽的一個年輕文士說過‘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我認為這樣的話語是非常有道理的。現(xiàn)在秦王您獲得了傳國玉璽,風(fēng)頭獨一無二,如果再拿下蜀地,或者有拿下蜀地的意圖,您就會成為所有人的目標?!?/p>
楊修的話語得到了一些人的贊同。
楊修又繼續(xù)說道,“現(xiàn)在您的軍隊也非常的疲憊,所儲存的軍糧也不多,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更何況蜀地有山川之險,如果我們勉強攻打蜀地,那么就會有失敗的危險。”
“天下的大勢,并非蜀地這樣的一州所可以決定的,天下的大勢在于關(guān)東,即使秦王您獲得蜀地,也就好比錦上添花。而如果您伐蜀失敗,那么對于您的威望有著很大的損失,對您的霸業(yè)有很大的影響,這也是平時所說的以大搏小了?!?/p>
楊修的話語的確非常有道理,引得別人的紛紛贊同。
甚至張白騎也親自出來說道:“楊德祖的話語很有道理,我們的力量或許不足以伐蜀,劉焉手下帶甲十萬,他統(tǒng)御蜀地頗有手段,再加上山川之險,如果非二十萬大軍,不能攻滅劉焉?!?/p>
張白騎又繼續(xù)說道:“秦王您有用兵之能,除非您親自出馬,不然伐蜀之策不可行。”
對于張白騎的建議,董仲穎自然回絕道:“不行”。
他可很有自知之明,他沒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