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韓遂在同一時刻幾乎做了同樣的決定,只不過他喊出的口號雖然和董肥肥的接近,但是高尚了太多,“跟我沖上去!”
沒有什么比主將帶頭沖鋒更可以鼓舞士氣的了,在韓遂的帶頭下,那些叛軍騎兵士氣大振,沖入了董仲穎的隊伍之中。
“狹路相逢勇者勝!”韓遂大叫道,“沖過去,從敵人的中間突圍!”
韓遂的策略可謂是正確的如果是其他的軍隊,或許就被韓遂沖垮了。
可惜他遇到的是董仲穎。如果列陣而戰(zhàn),盡管身邊有很多合格的“指揮官”,但是每一次聽從他人的意見總是會慢上一拍,自然不會是韓遂的對手。
而亂戰(zhàn)則徹底將董仲穎的短板給補上了,反正他也指揮不來,還不如讓手下的人自由發(fā)揮。
同時他有兩個優(yōu)勢,那就是董仲穎雖然不會練兵,但是他的軍隊卻是楊阜等人替他精挑細選過的,全部都是軍中的精銳,即使比起韓遂的精銳,實力的差距也不大。
另外一個優(yōu)勢就是他手下的人比韓遂多太多了。
叛軍雖然勇猛,但是他們的人數(shù)太少了,他們根本做不到一個人同時打五個人。而其中最為勇猛的韓遂則遭到了樊稠、張濟兩個人的重點關照。
隨著時間的推移,叛軍終于崩潰了,他們開始露出了自己的后背,于是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而在混戰(zhàn)之下,就連王國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好一場大勝。
“我不如董仲穎。”在此戰(zhàn)之后,韓遂不由自主的感嘆道,“不過,董仲穎有一個最大的弱點,而他這個弱點就是我們翻盤的希望?!?/p>
隨著韓遂的話語,大量的信使出發(fā)了,他們帶走了韓遂一封又一封的親筆信。
涼州沸騰的局勢一下子冷靜了下來,大量的叛匪從司隸周圍撤退了,退回了武威等邊遠之地,羌人也開始北上,深入了草原之中。
不少小股的叛匪頭子開始聯(lián)絡起他們在朝廷中的“朋友”,希望為自己贏得一條好的出路。
不僅是董仲穎,就連楊阜也沒有想到,這一場小小的陳倉解圍戰(zhàn),竟然造成了這么大的后果,整個涼州一下子變得平靜了。
“這究竟有什么陰謀?”楊阜不由自主的想道。
他思考了很久,也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但是當他看到正在享受按摩的董肥肥的時候,他松了一口氣,因為有“董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