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穎和常凱申有很大的不同。
一個喜歡放權(quán)給手下人,而另外一個則喜歡極限微操。
一個覺得自己完全不懂軍事,但往往能贏而另外一個則覺得自己很懂軍事,但往往會輸。
但是他們有一個相同點,他們對于開疆拓土還是很有興趣的。
只不過一個是在日記本上,而另外一個真的干。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一個叫做張政的人前來找了董仲穎,他告訴董仲穎自己是朝廷任命的西域長使張晏的兒子,而他來找董仲穎的目的是求援。
自從二十年前張政的父親西域長史張晏率焉耆、龜茲、車師三萬余人前往征討殺疏勒王及漢大都尉自立為王的疏勒貴族和得,無功而返后,漢朝在西域的統(tǒng)治力就持續(xù)下降。
但是在經(jīng)歷了黃巾之亂和涼州之亂之后,可憐的西域長史張政得不到任何的援助,他們只能依靠過去的那些大漢的余威和伊吾屯城顯示大漢在西域的統(tǒng)治。
而現(xiàn)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伊吾屯城中的物資越來越少,能夠動用的士兵也越來越少,匈奴在西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張政寫了好幾封信去了朝廷,一方面是請求援軍,另外一方面想要讓朝廷派來一個新的西域長史。
雖然他現(xiàn)在自稱西域長史,但是他的官職是繼承他已故父親的,是不被承認的,從道理上,現(xiàn)在西域長史的位置依然空缺。
現(xiàn)在的西域長史府缺官、缺兵、缺糧、缺錢,可以這樣說,除了那里的胡人,西域長史府什么都缺。
張政的故事真的是讓人聽者落淚,聞?wù)邆模氩坏酱鬂h有人竟然能夠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堅守在了西域。
對于他的求援,董仲穎的內(nèi)心是想答應(yīng)的,但是具體怎么做,還需要問問身邊的人,有什么他可以做的。
“兄長,我認為西域長史府還可以撐下去?!倍瓡F說道,“現(xiàn)在我們也沒有很多的余力去支援西域長史府。我們的軍隊要擴充,糧草要積累,還有我們需要大量的金錢對雍涼進行重建?!?/p>
董旻自然不愿意將物資和金錢投入西域去的,畢竟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西域這樣的地方只看得見投入,看不到產(chǎn)出,朝廷過去大把的金錢投入了那里,結(jié)果連一個水花都沒有濺起來,所謂的絲綢之路在董旻的印象中也名存實亡了。
“西域還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去支援西域長史府?!倍俜f的話語這一次很是堅決。
“目前,我們的財政狀態(tài)不是很好,西域路遠,如果派遣的軍隊過多,萬一糧食和補給跟不上,李廣利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鑒?!睏罡氛f道。
“以少量精兵為骨,以當?shù)貫轺隆!睏罡氛f道,“過去大漢一直在西域是這樣做的。”
楊阜的意思是學(xué)習(xí)過去大漢在西域征戰(zhàn)的戰(zhàn)術(shù),派出一些精銳士兵作為決定性的力量,而在當?shù)貏佑梦饔蛐能婈?,作為炮灰?/p>
對于楊阜,董仲穎還是相信的,畢竟從過去的種種事情上看,除了逃跑,楊阜的能力遠在董旻之上。
“如果我們派遣二千之數(shù),我們的財力還是可以負擔的。”楊阜說道,“而且二千的數(shù)量對于西域也能夠產(chǎn)生足夠的影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