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這個口齒最不伶俐的人獲得了軍隊(duì)的統(tǒng)帥權(quán)。
或許其他的隊(duì)將才能比不上這三個人,但是那些人卻也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兵,很多人都在近衛(wèi)騎兵隊(duì)中歷練過。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稀,董仲穎的騎兵對于袁紹和曹操來說,就是這樣的感覺。猶如被放了炮仗的茅坑,董仲穎派出的騎兵深入了北方四州,甚至連幽州都有這些騎兵的影子。
這些人不是那些各郡所募集的鄉(xiāng)兵可以對付的,那些世家大族的私兵也打不過他們。而能夠?qū)Ω端麄兊?,北方四州的主力現(xiàn)在袁紹和曹操的手上。
而此刻,袁紹的帥帳之中,一群人都在商量著該如何對付那些騎兵。
曹操說道:“北方四州乃是我們的根本,不可不救,董仲穎以多股輕騎越繁陽而過,其騎所過之處,一片狼藉,如果讓這些騎兵再繼續(xù)下去,恐怕我們將會失掉北方四州的人望。不如我引騎兵去圍剿這些騎兵。”
郭圖急忙勸阻道:“不可。我聽聞董仲穎為了疲憊北方,派出了數(shù)萬精騎;其麾下猛將亦是輩出。現(xiàn)在董仲穎的旗號雖在黎陽,但是我們又怎么能夠肯定,董仲穎沒有離開黎陽混在這些人的軍隊(duì)之中呢?”
“兵帶的少,必然沒有辦法驅(qū)逐這些騎兵,而兵帶的多,則繁陽的兵力不足,如果董仲穎并沒有離開黎陽,他反而復(fù)攻繁陽我們又怎么辦呢?”郭圖問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曹操嘆了一口氣道:“董仲穎用兵狡詐如斯,我不如也。”
沮授沉吟了半天,他說道:“我有一策,或許可以死中求活。”
袁紹站起身子問道:“何策?”
沮授回答道:“不管董仲穎在何處,他已經(jīng)派出了數(shù)萬騎兵,黎陽必定空虛,我們可縱兵先擊黎陽;如果董仲穎在黎陽,我們可以將董仲穎圍困在黎陽,如果董仲穎被困,天下想要復(fù)興漢室之人必然會蜂擁而起,則漢室可興。即使董仲穎僥幸在黎陽擊潰我們,他也沒有辦法阻擋天下的大勢?!?/p>
“如果董仲穎不在繁陽,那么他聽聞我們攻擊繁陽的消息,必然只能夠回軍,那么北方四州的騎兵也只能夠離開,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jì)也?!本谑诶^續(xù)說道,“這樣不管董仲穎在不在黎陽,我們所能夠采取的行動是一樣的?!?/p>
郭圖卻說道:“此計(jì)雖然巧妙,但是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董仲穎世之梟雄也,其多智擅謀,外出必為內(nèi)備,以防不虞。今若攻黎陽而不拔,恐怕我們都死無葬生之地了?!?/p>
聽到郭圖的話語,眾人久久都沒有說話。
雖然黎陽少了很多的騎兵,但是沒有人能夠確定,他們一定能夠戰(zhàn)勝董仲穎,甚至他們連董仲穎在不在黎陽也無法確定。
袁紹拔出了自己的劍說道:“我意已決,兵發(fā)黎陽?!?/p>
他看了看眾人說道:“如果我們依然在繁陽等待,那么我們最后必然會失去北方四州世人的支持,與其如此,不如殊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