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退軍時候秦王說的去洛陽看舞女,這只是一個帶有秦王特色的借口罷了,哪有人會因為這樣的事情而相信秦王真的想要看舞女。
甚至秦王在看舞女之后,將所有的事情都放權給了楊阜。
這讓楊阜產(chǎn)生了一些想法,那就是秦王有想法。
在沒有經(jīng)過洛水之誓和五胡亂華的時候,大部分的統(tǒng)治者道德水準都有一定的水準,至少分為道德水準較高的人,和道德水準較低的人這幾檔。
很少出現(xiàn)道德水準如同小仙女或者擬人生物這樣的統(tǒng)治者。
在更進一步方面,自然不能自己主動的提出來,而是要做到天命所歸,不得不上,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既要又要。
所以楊阜才覺得秦王這個看舞女不理政事不理的好,給了他們充足的時間準備,只要北方四州一安定,他們就可以順水推舟了讓秦王更進一步了。
如果秦王不同意,他們可以采取很多種方法,比如“兵變”啊,比如給秦王穿錯了衣服,比如裝病等等,在這個時候辦法總比困難多,而在準備這些活動的時候,秦王不知道,因為秦王在看舞女。
想明白這樣事情的楊阜還是試探性的找到了董仲穎,對他說道:“秦王,您在這里觀看著舞女,享受著自己的生活,那么秦王府中的事務該怎么辦?有些為難的事情您是否要親自決定?”
聽到楊阜這樣說,董仲穎當即拍了拍楊阜的肩膀道:“過去我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愿意將所有的事務委托給你,你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一切都有我,后果由我來承擔。”
聽到董仲穎的話語,楊阜當即對董仲穎行了一個禮說道:“既然秦王您已經(jīng)這么說了,那么這一切都交給我了,一切我都替您處理的妥妥當當。您只需要在這里安心看著歌舞,我一定會在您不知道的情況下,將事情處理妥當?shù)??!?/p>
這是董仲穎穿越到現(xiàn)在聽到過的最為優(yōu)美的語言,董仲穎當即笑了出來,甚至站起了自己的身子認真的對楊阜行了一個禮。
楊阜很鄭重的回了一個禮,他并沒有多說什么,立刻就告辭離開了。
瓜田李下,這時候的秦王必然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在不言中就可以了。
楊阜帶回來的信息讓眾人很是激動,這代表著秦王馬上就可以進步了,秦王進步了,他們這些人也就可以進步了。
從秦王那邊拿到“授權”的楊阜開始了自己的行動,他將張白騎等人召集了起來,開始商討起了接下來該怎么辦。
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很容易就達成了共識,在秦王進步之前,秦王需要威望,而獲得威望的最好方法,又有什么可以超過平定北方四州的“叛亂”呢?
于是,在董仲穎的“默許”和楊阜的努力下,整個洛陽,不,整個天下行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