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為什么認定是王允而不是其他人,這樣的事情自然是顯而易見的。
王允是西域官職最大的人,再加上洛陽的煙花之地和王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guān)系。在這個時代可不講究做好事不留名,對于擁立的事情,不僅好事要做,更要讓別人知道好事是你的做,不然不就白擁立了嗎?王允自然不可能遮遮掩掩。
“現(xiàn)在秦王的大勢已成,我們什么時候上書呢?”楊阜問賈詡道。
賈詡卻笑著搖了搖頭:“這一次我們不需要上書。”
在楊阜不解的眼光之中,賈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賈詡覺得這一次不該由涼州人上書,他們想要的是權(quán)力平穩(wěn)的過渡,而不是一場逼宮或者是政變。如果他們再一次上書,會給陛下一種逼宮的感覺,但是將那些評書當(dāng)做坊間的笑談告知陛下,那么至少在感官上對于陛下來說會好很多。
而且,王允也已經(jīng)開始這樣做了。王允親自寫信給了張濟,因為張濟的妻子鄒氏和現(xiàn)在的皇帝劉懿的一個妃子關(guān)系不錯,他想要通過這個關(guān)系,將坊間的評書內(nèi)容送到劉懿的耳邊。
對于王允的要求,張濟并沒有讓鄒氏第一時間答應(yīng)下來,而是詢問了賈詡。在聽從了賈詡的意見之后,方才答應(yīng)了王允的要求,于是才有了賈詡不需要上書的做法。
“這些并不足以讓陛下做出決定。”楊阜說道,“宮中的傳聞陛下可以當(dāng)做不知道?!?/p>
賈詡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并沒有錯,這樣并不足以讓陛下下定決心,所以我們還需要做另外一件事情?!?/p>
楊阜有些疑惑,在他的眼中他們能夠做的事情幾乎就做了。
“壽無疆是一個穩(wěn)妥的人,有些事情他不會參與的太深,”賈詡說道,“或許這就是他這么多年以來在洛陽屹立不倒,也是我們放心將洛陽城防軍交給他的原因,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做的還不夠多?!?/p>
“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上如此四平八穩(wěn)的文書,將大儒打架這樣的事情就這樣放過去,而是要追究其背后的原因?!辟Z詡道,“這兩個辯經(jīng)的大儒究竟誰對誰錯還沒有定論,學(xué)術(shù)上的事情怎么可以如此的馬虎?!?/p>
楊阜很快就知道了賈詡所謂的如此馬虎是怎么一回事情了,更是知道了賈詡的后手。
賈詡竟然組織了洛陽附近的孝廉和名士,讓他們上書,請朝廷對于戰(zhàn)國帛書上的內(nèi)容進行認定,甚至為了這些上書,還讓公車署的人派人去接。
在這一系列的“組合拳”之下,劉懿徹底不知道該怎么做了。
而在這樣的氣氛之中,董仲穎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預(yù)料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