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和王朗又一次有了爭執(zhí),因為他們也對之后該怎么辦產(chǎn)生了分歧。
王朗再一次認(rèn)為現(xiàn)在的情況變得好了,他們完全有能力占據(jù)一個郡,然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這里招募更多的軍隊,再一次擴大自己的影響。
按照王朗的話來說,江東之地盼王師已經(jīng)很久了,只要給那些江東豪族一些希望,那么整個江東真的會望風(fēng)而降。
但是張燕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因為他認(rèn)為自己和王朗手下的人雖然精銳,但是數(shù)量太少。對比起夏口陸遜的大軍,他們的實力遠遠不如。
不要說陸遜的軍隊親自前來,就算來個幾萬人,他們也遠遠不是對手。
所以張燕認(rèn)為,他們不應(yīng)該拘泥于一城一郡的得失,如同當(dāng)年席卷天下的黃巾一樣,拔除了后路的威脅后,應(yīng)該搜刮所有有用的東西,繼續(xù)向下一個方向進發(fā),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破壞整個江東。
但是他的提議在政治上被王朗駁斥的一干二凈,王朗對張燕道:“如果秦王將來想要行大事,那么江東的人心是不可以失去的。你這樣做了之后,秦王以后如何統(tǒng)治江東之地?!?/p>
張燕反駁說:“當(dāng)年黃巾的覆滅可以說是秦王一手造成的,但是我們黃巾還是依然還是秦王最為堅定的支持者,有時候仇恨并不能決定一切,而是利益。”
“過去有一句話語在黃巾之中廣為流傳‘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如果可以徹底瓦解江東的抵抗,那么秦王的大業(yè)就可以成就了,至于剩下的事情,慢慢弄就可以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卻屈服于政治上的壓力,導(dǎo)致了我們的失敗,恐怕秦王的大業(yè)必然會付出更大的代價?!?/p>
“只要假以時日,我們和江東的仇恨一定可以化解。所以我才認(rèn)為你的策略是有所欠缺的?!?/p>
王朗搖頭道:“你記得秦王告訴我們,我們最大的任務(wù)是什么嗎?是活著回去,顯然秦王也并不看好我們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全取江東,我們所要做的只是給袁術(shù)制造足夠多的麻煩罷了?!?/p>
“如果我們立足一郡之地,即使失敗了,我們也可以從容的退走,有了一郡之地的我們,可以更好的招募江東的士族,甚至宣揚秦王仁義的作風(fēng),為秦王接下來的事業(yè)打下一定基礎(chǔ)。即使陸遜想要出動軍隊對付我們,他也需要動用很多的軍隊,這就給了秦王的機會?!?/p>
“秦王沒有水軍?!睆堁喾瘩g道,“更何況,之前那些豪族出些糧食還遮遮掩掩的,你指望他們出人出兵,這顯然是不可能的?!?/p>
張燕和王朗再一次誰也說服不了誰,他們又再度發(fā)生了爭吵。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比之前好太多了,他們只是認(rèn)為對方的策略有問題,不可能成功,而不像上一次互相看不慣。
看到爭吵的兩人,蔣干的心中充滿了無奈,他害怕之前由于這兩個人的爭吵,而導(dǎo)致的失敗再一次發(fā)生。
他只能勸說道:“你們不要再吵了?!?/p>
張燕和王朗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們并非爭吵,只不過他的策略有些問題。”
蔣干嘆了一口氣道:“你們既然策略有分歧,不如聽聽我怎么說。”
蔣干說完這句話就后悔了,因為他充分了解到了什么叫做自取其辱,因為張燕和王朗又一次同時說道:“聽你的還不如聽他的?!?/p>
蔣干現(xiàn)在懷疑,自己的用兵水平真的有這么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