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此刻,他并不是一個漢人,但是他貫徹了漢人使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那就是不停的作死,直到自己死。
等到張既確認了自己的“手下”死了之后,就進入了大漢最為熟悉的節(jié)奏了。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F(xiàn)在東瀛之人殺了漢使者,盡管這個漢使者這輩子都沒有踏上過漢人的土地,但是他依然是一個偉大的漢使者。
于是,張既代表秦王發(fā)布了對于邪馬臺國的討伐令,同時請求“當(dāng)?shù)亍钡挠兄局?,和他一起奮戰(zhàn),讓那個敢于挑釁大漢威儀之人付出代價。
而“當(dāng)?shù)亍钡挠兄局?,也即時響應(yīng)了張既的請求開始了進軍。
在經(jīng)過了商議之后,呂布以黃祖手下的五百余人和當(dāng)?shù)匾恍┍容^“親近”的當(dāng)?shù)厝私M成的軍隊防守伊都國,特別是伊都國的港口。
而呂布自己則親自率領(lǐng)二千騎兵,攻擊邪馬臺國,而他進攻的目標,就是邪馬臺國最為神圣的池上曾根神殿。
按照呂布的話來說,不管擊破多少敵軍,卑彌呼總是能夠匯聚更多的軍隊,被動的防守永遠也不可能取得勝利,不如如同過去郭嘉對付他一樣,主動進攻邪馬臺國,逼迫著卑彌呼進行決戰(zhàn)。
而事情果然和呂布預(yù)料的一樣發(fā)展。
黃祖雖然沒有呂布這樣強悍,他的手下也不是董軍那些百戰(zhàn)的精銳,但是和東瀛的士兵比起來,他的手下也稱得上精銳了。
在那些東瀛士兵的眼中,魯尼這樣的人物和呂布沒有什么大的差別,那些“東瀛的呂布”雖然數(shù)量不足,但是依然牢牢守住了伊都國。
在有了充足的兵力之后,卑彌呼才知道,呂布用兵的能力比她所過去所看到的更為的出色。
呂布在短短十四天之中和卑彌呼派去阻攔他的軍隊交戰(zhàn)六次,次次大勝,他所付出的代價卻微乎其微。
呂布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他這個被譽為“今霸王”的人,一人更比六人強。
卑彌呼很清楚的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繼續(xù)延續(xù)之前的策略,只會讓她的軍隊不停的被呂布消滅,最終無人可用,因此,卑彌呼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匯聚了自己全部的兵力,并帶上了其他諸侯的支援,和呂布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合戰(zhàn)。
對于卑彌呼的做法,呂布并沒有選擇繞開或者是使用一些計謀,而是打算堂堂正正的迎擊。
因為他是并州人,而他的手上有著二千無敵的并州騎兵,呂布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秦王,沒有人能夠阻攔住他。
于是,在邪馬臺國的腹地,通往池上曾根的必經(jīng)之路上,卑彌呼的主力終于在一座祭祀牛頭天王的小山附近,擋住了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