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即使是司馬懿,他也有一些慌了,因為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董仲穎的想法。
本來在他的眼中,董仲穎是一個有智慧而又理性的人,董仲穎總是懂得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情,將一切都算計的明明白白,只是這一次司馬懿卻發(fā)現(xiàn)自己看不懂董仲穎了。
他不明白,董仲穎究竟在想著什么。
夏口的防御越來越薄弱了,司馬懿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小看劉備了。
本來在他的眼中,劉備的用兵水準只能夠說是一般,若非他手下的關(guān)羽和張飛太能打,司馬懿覺得劉備肯定不是他的對手。
畢竟劉備從出道的戰(zhàn)斗輸多贏少,除了在戰(zhàn)場上逃跑有一手外,其余的時候基本在吃癟。
結(jié)果等真正和劉備交上手了,司馬懿才知道劉備用兵的不凡。
軍隊的數(shù)量上去了,劉備用兵的水準只能說是平平,雖然稱不上弱,但是卻只能落下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評價。
但是一旦軍隊的規(guī)模維持在萬人以下,劉備用兵的才華卻得以體現(xiàn)。
最近劉備率領(lǐng)攻擊夏口的軍隊并非是他的嫡系,也不是他手下的精銳,在司馬懿的眼中,是比他手下更為烏合的烏合之眾。
但是就是這樣的軍隊,卻讓司馬懿疲于應付。
因為劉備總是能夠鼓舞起這些烏合之眾的士氣,甚至這些烏合之眾比一般的正規(guī)軍更為的堅韌,再加上劉備每一次都能夠找到司馬懿布陣上的一點點小的破綻,不停的用小股軍隊突襲,慢慢消耗著司馬懿的實力。
司馬懿也嘗試著用小股軍隊對抗小股軍隊,但是他在數(shù)量相當?shù)那闆r下,完全不是劉備的對手,一旦軍隊人數(shù)過少,關(guān)羽和張飛這兩個人就是標準的大殺器了。
盡管劉備處于攻城的那一方,但是在他的努力下,雙方的交換比竟然非常的接近。
司馬懿不管怎么盤算下去,他發(fā)現(xiàn)僅僅依靠自己竟然守不住夏口。
他也曾經(jīng)試著去離間劉備、關(guān)羽和張飛等人,但是他的離間如同泥牛入水一般。而董仲穎到現(xiàn)在還沒有回應他的求援。
在他準備放棄夏口的時候,賈詡作為董仲穎的使者給他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中只說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讓司馬懿提供“證據(jù)”,他的兄長司馬朗弒君的證據(jù)。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讓司馬懿守住夏口,一切都交給秦王。
接到這封信的司馬懿氣的手都抖了起來,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過去那個弒君的屎盆子甩出去了又沒有甩出去,他的確已經(jīng)不是弒君之人了,只不過弒君之人變成了他的兄長。
河內(nèi)司馬家的名聲一樣臭。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守住夏口了。如果董仲穎的大軍十天前到,那么夏口固若金湯。如果董仲穎的大軍五天前到,那么夏口還有可能堅守。
但是現(xiàn)在董仲穎的大軍沒有到,但是讓他堅守夏口的命令卻已經(jīng)到來了。
司馬懿覺得,恐怕夏口被破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沒有援軍,他最多再守五天,而這個五天還是在劉備沒有投入他精銳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