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雙方的軍隊依約列陣而戰(zhàn)。
山上王的軍隊列陣的水平非常高,當然這個是以高句麗人的標準來說的。
面對梁口這樣狹窄的地形,山上王的軍隊陣列非常的長。
頂在最前面的是山上王的兒子高位宮帶領的高句麗軍隊的主力。這些軍隊是山上王親自訓練出來的,裝備也非常不錯,紀律嚴明,是山上王手上的主力。
之所以讓自己的主力排在最前方,因為山上王看出了梁口的地形不適合軍隊展開,如果他的前鋒作戰(zhàn)不利,很有可能會沖亂自己的后續(xù)軍隊,不如將自己的主力放在前鋒上,等打成相持的局面后,再讓其他軍隊加入進行消耗,這樣可以最大規(guī)模的發(fā)揮自己軍隊的數(shù)量優(yōu)勢。
在高位宮之后的軍隊是濊貊人,他們依附于高句麗,這一次他們的濊貊王率領了五千人前來助戰(zhàn),自然他們排在這里,自然有山上王想要消耗他們的打算。
而在濊貊人后面的就是山上王自己的禁軍了,他擔憂濊貊人出工不出力,在戰(zhàn)場上劃水,所以他站了“督戰(zhàn)位”。
山上王的預備隊是他精心打造的五千鐵騎,為了這支軍隊山上王幾乎將高句麗的財貨搜刮的一干二凈,甚至為了這支軍隊,他“被迫”多次劫掠幽州,這支軍隊是他主力中的主力,更是他想要稱雄于整個“宇宙”最大的資本。
這樣的預備隊山上王自然不會輕易動用,只會在最為關(guān)鍵的時候投入戰(zhàn)斗。
而曹操軍隊的布陣則相對來說簡單的多。面對梁口的地形,曹操也采用了和山上王一樣較長的隊列,但是布陣的方法卻有些不同。
頂在最前面的是幽州的郡兵,這些人由夏侯惇率領,數(shù)量大約在三千左右,在夏侯惇之后的則是許諸和典韋帶領的曹軍禁衛(wèi)。這些禁衛(wèi)跟隨曹操血戰(zhàn)過很久,是曹軍中的精銳。
在禁衛(wèi)之后,則是諸曹和諸夏侯帶領的曹軍殘部。
而曹操的身邊只有八十人的騎兵,不過這些騎兵就是曹操的底牌。因為這些人有些是曹家或者夏侯家的子弟,其中更有董仲穎手下的由夏侯霸帶領十名近衛(wèi)騎兵。
曹操看重的并不是這十名近衛(wèi)騎兵,而是看重的是夏侯霸允許使用秦王的旗幟這件事情,這代表著秦王對于他這一次行動的認可。這樣即使洛陽或者幽州有些人想要對他使絆子,也要考慮秦王的意見。
而田豫的軍隊則被當成了預備隊來使用。
和山上王不同的是,曹操的陣列并不整齊,如果從遠處看,他的陣列甚至是一個斜線。
同樣觀察曹操陣列的山上王笑了出來,他沒有想到,所謂幽州刺史的軍隊看上去這么業(yè)余,連將陣列排成直線也做不到,整個曹操的陣列竟然排的歪歪扭扭,這樣的人竟然號稱漢人中有數(shù)的豪杰,簡直就是貽笑大方,這肯定是漢人自吹自擂吹起來的。
“我聽聞曹操號稱英雄,但是他的軍隊卻只是這個樣子,我聽聞漢人總是喜歡夸大自己,果然就是這樣。”
于是山上王命令自己的軍隊開始進攻。高位宮于是率領自己的先鋒發(fā)動進攻。
由于初次和曹操的軍隊交手,高位宮非常的謹慎,他只是讓自己的一個副將帶領一千多人做了一個試探性的進攻。
夏侯惇對于這樣的情況也做出了應對,他讓夏侯杰帶了六百多名郡兵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