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我有一個疑問?!碑?dāng)董仲穎正等著賈詡最終說出結(jié)論的時候,賈詡卻問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請講?”董仲穎說道。
“如果和全天下為敵,秦王您恐懼嗎?”賈詡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董仲穎笑了。
他覺得不要說和全天下為敵了,就算現(xiàn)在在議事廳中的隨便一個人,他都打不過,包括那些侍衛(wèi)和蔡邕。
別看蔡邕這個樣子,蔡邕年輕的時候也拔劍砍過人的。
在賈詡的眼中,董仲穎笑的很自信,他也不禁笑了。
考慮到在場的人,賈詡還有另外一件事情沒有說,在這件事情上還投有一絲古怪,看到董仲穎有著和全天下人作戰(zhàn)的自信,那么這件事情不提也罷。
這只是他古怪的直覺,一切都沒有發(fā)生,說不定是他自己的錯覺,即使真的發(fā)生了,有秦王在,一切也可以挽回的。
既然決定接受詔書,那就是決定派多少人,還有派誰去了。
聽到這個任務(wù),很多人都不想去,因為這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去的人太多,徒耗錢糧,還要為劉協(xié)白打工,更是要協(xié)調(diào)和劉協(xié)之間的關(guān)系。
之前李傕的那個客軍當(dāng)著很憋屈,雖然最后暴打了太史慈一頓,成就了秦王的威名,還招納了大賢魯肅外,其他并沒有什么收獲。
當(dāng)然李傕弄到了幾個江東地區(qū)的舞女除外。
對于這一次去豫州,所有人都不想去,除了作為客軍的憋屈,另外一個就是這是要和陛下打交道的。
和陛下過于的疏遠(yuǎn),那就是大逆不道,和陛下過于的接近,那就是將秦王放在哪里。
如果董仲穎點名,那些人自然愿意為秦王效勞,但是讓他們自愿去,這些麻煩事情絕對不會去沾。
看到冷場的眾人,董仲穎又想到了李傕。
他看了看李傕,想到了李傕家的巫女,又想到了李傕從江東帶回來的舞女。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董仲穎最后決定自己“親征”,因為他在洛陽惹出了一個麻煩事情,將一個舞女的肚子給搞大了。
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他還覺得這件事情似乎搞的有點大,即使是賈詡處理這件事情的時間也花費了相當(dāng)長的時間,甚至連在隴西的“董家人”都惹出來了。
所以他決定干脆“躲”出去,給賈詡足夠的時間去操作這件事情。
至于打仗的事情,他帶著張遼和孫權(quán)去,打仗他不懂,但是搖旗吶喊他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