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樣的事情不僅發(fā)生在股民身上,同樣也發(fā)生在涼州人身上。
信心是穩(wěn)定股市的基石,而對于一個股民來說,穩(wěn)定住市場的最好方法就是有官方喊話。當(dāng)然只有第一次喊話的時候效果最好。
而對于董仲穎手下的涼州人也是一樣的,為了穩(wěn)定住追隨著自己的涼州人,董仲穎特地將大量的手下召集了一起,這一次,他要對自己的手下喊話,穩(wěn)住自己的“股市”。
在他喊話之前,楊阜、王粲等人早就替他起草了一封非常華麗的雄文,這篇雄文不僅記敘著他董仲穎的豐功偉績,更是從天理人倫的角度說明了董仲穎這個秦王是天人所歸,更是對自己的部下畫上了一個大餅。
有著楊阜做底,王粲這樣的名手做文,這樣的文章不僅從立意、寫法還是用典上,絕對可以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自己獨特的印記。
只是董仲穎看過了這篇文章之后,就將它束之高閣了。
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好到董仲穎不僅沒有怎么看懂,他讀起來更是有些磕磕碰碰的。
他并沒有讓楊阜等人用粗鄙的話語再寫上一篇,而是決定自己來,如何和粗人或者大多數(shù)人打交道,這樣的技能他還是會的。
“我是忠于大漢的涼州人,我愿意為大漢付出自己的一切。可是為了爭奪權(quán)柄,我見到了大漢流了太多的血,這一次這樣的慘案不能夠重演。”
“大漢永遠(yuǎn)是偉大的。”董仲穎說完這句話看了看底下的人又繼續(xù)說道,“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會對每一張朝廷的詔書卑躬屈膝,特別是那張詔書不知道從哪里出現(xiàn),不知道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甚至偽造的詔書?!?/p>
“我忠于大漢朝廷,但這不代表我會愚忠。”
董仲穎的話語讓底下的人議論紛紛,董仲穎的這句話背后所隱藏的意思有些多。
“我是一個涼州人,我為此感到自豪。過去我們涼州人已經(jīng)太過去遷就于朝廷,特別是朝廷中的那些腐儒。我這里用腐儒并不是無心的,這些腐儒滿口的仁義道德,但是他們卻對于朝廷做了什么呢?”
“我們見多了那些腐儒為了自己的利益操縱朝廷,見多了那些腐儒如何打擊異己,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漢民不聊生,大賢良師奮起反抗,在他們的努力下宦官專權(quán),甚至連皇帝也死的有些不明不白?!?/p>
“我們涼州人已經(jīng)對朝廷夠尊重了,卑躬屈膝,拱手而降,點頭哈腰,頂禮膜拜,但是我說夠了就是夠了!”
這時候下面已經(jīng)沒有了任何聲音,連交頭接耳的人都沒有了。
“過去大漢的偉大對于我們來說太過于遙遠(yuǎn)了,遙遠(yuǎn)到我們幾乎快要忘記了。涼州對于大漢也太過于遙遠(yuǎn)了,遙遠(yuǎn)到朝廷一旦有了需要犧牲的時候,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涼州人。他們逼迫涼州人放棄自己的驕傲,從皇甫威明到張然明。甚至他們還要求涼州人放棄自己的土地。”
董仲穎的話語成功的挑動起了底下涼州人的情感,他們不禁想起了過去朝廷想要放棄隴西的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