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帶頭人,自然有跟風的人,整個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guān)群盜及羌人起兵作亂,他們擁立羌人的“英雄”,北宮伯玉為將軍,作亂隴右。
作為一個嘴炮選手,北宮伯玉非常犯愁,畢竟靠嘴巴是殺不死人的。除了若干年之后的某個司徒,鮮有人會被人嘴斬于陣上。雖然北宮伯玉的軍事才能數(shù)倍于董肥肥,但是依然是一個渣。
而另外一個領(lǐng)袖李文侯,他只是一個抓住機會的野心家,行軍打仗也不是他的特長。
至于剩下的那些羌人,他們擅長的只有搶掠,搶劫他們拿手,但是反叛,他們只能白給。
當北宮伯玉為了接下來怎么辦而在犯愁時,有人舉薦說榆中人邊章、韓遂“素有膽略,在西州一帶聞名”,如能得到這兩人,何愁軍中無將。
北宮伯玉是一個羌人,自然不知道如何禮賢下士,但是他知道如何進行“勸說”。他求將心切,便“先兵后禮”,派人把邊章、韓遂劫入軍中。
如果不從北宮伯玉,邊章、韓遂知道自己肯定會被殺,再加上北宮伯玉給的夠多,甚至他當即委以邊章、韓遂重任,讓其主持羌胡聯(lián)軍的軍事。
邊章和韓遂自然有兩把刷子,他們的軍事才能遠在北宮伯玉和李文侯這兩個嘴炮選手之上。于是邊章、韓遂率領(lǐng)聯(lián)軍一路攻州克郡,勢如破竹。
而北宮伯玉和李文侯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在“煽動”上的天賦,不僅作亂的羌人規(guī)模迅速擴大,甚至有不少漢人的盜匪也加入了其中。
再加上梁鵠因為上次洮西之敗被人彈劾,回到洛陽去了。新的涼州刺史還沒有上任,整個涼州沒有人統(tǒng)一指揮,朝廷的反應(yīng)也相當?shù)穆?/p>
如果不是蓋勛率軍駐守阿陽縣,恐怕局勢早就變得無法收拾了。
邊章和韓遂久攻阿陽不下,轉(zhuǎn)道金城郡。金城太守陳懿急忙組織守軍頑抗,但無濟于事,不到兩個時辰,守軍潰敗,混亂中陳懿被叛軍殺死。
護羌校尉泠征率兵圍剿聯(lián)軍,結(jié)果泠征也被叛軍殺死。
隨后獲得了兩場大勝的叛軍決定攻擊隴西,因為叛軍之中有不少的羌人是因為屯田被趕出家園的,現(xiàn)在他們得勢了,自然要回來“復仇”!讓那些吃了他們的漢人將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
只不過他們的行為被北宮伯玉、李文侯以及邊章和韓遂所反對。而這些人反對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太順利了。
如同有些人贏了小錢就決定自己是賭神一樣,北宮伯玉他們覺得,現(xiàn)在是實現(xiàn)羌人夢想的最好時機。
于是,邊章、韓遂率領(lǐng)部分軍隊東進三輔,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