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回答說:“其實如何處理這本《春秋三傳異同說》秦王早就給了你們暗示。”
“秦王怎么說?”楊阜問道。
“義山,你記得你是如何拿到《春秋三傳異同說》的嗎?”楊彪反問說。
“秦王告訴我,這是由于我工作負責,秦王給我的獎賞?!睏罡坊卮鹫f。
“秦王說的還不明白嗎?這等的寶物是秦王賜予您的,是您的榮耀,而且作為一個儒生,您一定會看《春秋三傳異同說》中的一些地方不明白?!睏畋胝f道,“‘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我想,孔文舉一定記得他先祖的話語,不如您拿著手上的《春秋三傳異同說》去詢問他吧?!?/p>
楊彪的話語說到這里的時候就停住了,但是對于在場的眾人來說這一點完全足夠了。
即使是張白騎這樣在政治上的才能不怎么突出的人,也明白了過來。
在場的沒有任何一個蠢人,楊彪的話語立刻讓這些人明白該如何做了,他們立刻明白了秦王厲害的地方。
原來一開始,秦王就想明白該如何利用《春秋三傳異同說》了,這才有了送給楊阜的說法。
“秦王真非常人哉!”眾人不由發(fā)出了感嘆。
“不僅僅是孔文舉,我想朝中有很多人對于經(jīng)學有很深的見解,都是我可以請教的對象。”楊阜仔細在籌劃著提問的人選。
楊阜因為努力工作,而從秦王處拿到了一本經(jīng)學的著作,他閱讀著作有很多的不明白,自然需要向經(jīng)學大家請教。
這是楊阜好學的表現(xiàn),這其中和政治沒有任何一點關系,沒有任何一個學者會將神圣的經(jīng)學和政治扯上任何一點點關系。
很快楊阜放下了手中的政務,開始認真研讀《春秋三傳異同說》了,在這過程中,楊阜充分發(fā)揚了孔褒尊侯所推崇的不恥下問精神,只要有一點點不明白了,他就一定要搞清楚。
不管是那些世家大族究竟站的是什么立場,也不管這些世家大族對于秦王是如何看待的,更沒有管那些人對于楊阜他是否是笑臉相迎的,楊阜依然每一個人都去拜訪。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待了楊阜,甚至連蔡邕都沒有讓楊阜進他的府邸之中。
不過很快,整個洛陽甚至整個大漢有能力上“牌桌”的人,都知道了袁家的《春秋三傳異同說》到了秦王的手上。
甚至連袁紹都知道了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