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前一天的傍晚,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
夕陽的余暉給這座現(xiàn)代化的球場鍍上了一層金邊,巨大的鋼結構穹頂在天際線下投射出沉默的陰影。
這里是明天決戰(zhàn)的沙場,空氣中安靜得能聽到風聲,卻處處透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按照亞足聯(lián)的規(guī)定,被禁賽的林昊不能出現(xiàn)在明天的比賽場地內(nèi),但他可以指揮賽前的最后一堂、也是唯一一堂踩場訓練課。
當泰山隊全隊踏上那片修剪得如同地毯般的草皮時,場邊記者席上,數(shù)十臺“長槍短炮”立刻對準了那個身穿泰山隊訓練服的中國男人。
日本記者們的表情各異,有好奇,有審視,更多的是一種等著看好戲的玩味。一個無法在場邊指揮的主教練,他的最后一次訓練,又能玩出什么花樣?
在球隊進行了十五分鐘的公開熱身后,一位球隊工作人員便禮貌地走來,宣布接下來的戰(zhàn)術演練將完全封閉。場邊的記者只得鎩羽而歸。
林昊仿佛沒有看到那些閃光燈,他的眼里只有球場和他的球員。
“開始吧?!彼徽f了三個字,老徐便吹響了哨子。
訓練沒有從慢跑和搶圈開始,而是直接進入了高強度的分組對抗。
老徐站在場邊,扮演著明天那個聲嘶力竭的自己,而林昊則像一個幽靈,在場上安靜地游走、觀察。
一套由替補和年輕球員組成的“藍隊”,完全模仿著橫濱水手的戰(zhàn)術打法。
兩個邊路球員不知疲倦地高速插上,頻繁地與中場進行短傳配合,不斷沖擊著主力“橙隊”的肋部區(qū)域。
“鄭錚!往里收!別讓他輕易傳中!”老徐的大嗓門在空曠的球場里回響。
身穿橙色背心的鄭錚,立刻向中路收縮了半步,與身旁的賈德松形成呼應,迫使對方的“邊鋒”只能選擇將球回傳。
林昊走到右邊翼衛(wèi)高準翼的身邊,在他跑動時,伸手在他后腰上輕輕推了一下。
“再退半步?!绷株坏穆曇艉艿停白屗麄?,別讓他突。他只要敢往里走,你就和黃政宇一起關門。”
高準翼心領神會,立刻調(diào)整了自己的防守站位。
林昊為這場比賽,擺出了一套3-4-3的陣型。
三中衛(wèi),鄭錚居左,經(jīng)驗豐富,負責補位和指揮;賈德松坐鎮(zhèn)中央,是防線的鐵閘和制高點;黃政宇在右,用他充沛的體能和跑動,彌補高準翼前插后留下的空當。
兩個邊翼衛(wèi),左邊的劉洋和右邊的高準翼,任務明確:防守時,退回成五后衛(wèi),封鎖邊路;進攻時,大膽前插,為反擊提供寬度。
“藍隊”的又一次進攻。
皮球從邊路過渡到中場,然后一腳斜傳,打向了賈德松和鄭錚之間的肋部空當。
“小心身后!”王大雷在門線前大喊。
賈德松沒有轉身,而是像背后長了眼睛一樣,向后退了一步,用身體死死地卡住了前插的“藍隊”前鋒,輕松將球斷下。
“漂亮!”老徐在場邊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