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疽
敦疽多生長在足趾,伴有疼痛,腫脹處顏色紅活,潰破后會流出膿血。若屬血燥精竭但無敗惡之色,多因過食肥甘厚味、房勞過度,傷及脾腎二經(jīng)所致。
【注釋】這種病癥多發(fā)生在足趾,手指也偶爾會出現(xiàn)。由于過食肥甘厚味會損傷脾臟,房勞過度會損傷腎臟;脾受損則血液生成減少,腎受損則精氣必然枯竭,再加上濕熱壅盛而形成。
初起時為黃色粟米大小的水皰,疼痛如同被沸水燙、烈火烤一般,患處顏色紅活,腫脹處沒有黑暈,潰破后有膿液,腐爛處沒有敗惡之色,這屬于血脈尚未壞死的證候。但這種病癥即使沒有敗惡之色,也是從臟腑發(fā)出來的,不可當作小毒來看待。治療方法應當急用滋陰救燥、補血理脾的藥物,初期服用解毒濟生湯、六味地黃湯,潰破后服用人參養(yǎng)榮湯、桂附地黃湯。外用方面,初期適宜用蝌蚪拔毒散涂抹,將要潰破時貼蟾酥餅,同時貼巴膏,潰破腐爛之后,換搽生肌玉紅膏,以促進肌肉生長、瘡口收斂。整個病程中嚴禁使用灸法。患者應當清心寡欲,好好調理,或許能避免變癥發(fā)生。
解毒濟生湯(見“脫疽”相關內容)
六味地黃湯(見面部“雀斑”相關內容)
桂附地黃湯(見面部“頰瘍”相關內容)
人生養(yǎng)榮湯
巴膏
生肌玉紅膏(俱見“潰瘍門”相關內容)
蝌蚪拔毒散(見“腫瘍門”相關內容)
蟾酥餅(即蟾酥丸作餅。見“疔瘡門”相關內容)
甲疽
甲疽多因剔甲時損傷皮肉,或指甲過長侵入肉中,導致皮膚破損形成瘡瘍,增生的肉芽高突,疼痛難以忍受,采用消瘀化腐的方法治療效果非常好。
【注釋】這種病癥是由于修剪指甲時損傷皮肉,或剔挖指甲時傷及肌肉,或指甲過長刺入肉中,再加上穿著窄小的鞋靴,導致指甲旁邊紅腫破爛,時常滲出黃色液體,增生的肉芽高突,疼痛劇烈,甚至無法穿衣。原本是完好的皮肉受到損傷所致,適宜用鹽湯燙洗,外敷華佗累效散,再用白膏藥覆蓋貼敷,待增生的肉芽消退干凈就能痊愈。
華陀累效散
乳香硇砂(各一錢)輕粉(五分)橄欖核(燒,存性,三枚)黃丹(三分)
共研細末,香油調敷。
【方歌】華陀累效敷嵌甲,黃丹輕粉乳硇砂,橄欖核燒同碾細,香油調濃患處搽。
白膏藥(見“潰瘍門”相關內容)
足跟疽
足跟疽生在腳跟部,俗稱腳攣根,形狀像被兔子咬傷一樣,局部紅腫發(fā)紫且灼熱,這是由于陽蹺脈積熱所致,潰破后很難收斂,初期適宜頻繁用隔蒜艾灸的方法治療。
【注釋】這種病癥生在足跟,俗名腳攣根,是因為臟腑積熱,出汗后趟水,或長途行走損傷筋脈而形成。起初腫脹,顏色紅紫,伴有疼痛,潰破后膿水不斷流淌,形狀如同被兔子咬傷。醫(yī)經(jīng)上說,兔嚙瘡形狀像赤豆,病灶深至骨頭時要趕緊治療,拖延的話會危害人體。這是說這種毒邪深伏厲害,屬于足太陽膀胱經(jīng),位于申脈穴,是陽蹺脈的發(fā)源地,又屬于腎經(jīng)經(jīng)過的部位。
瘡口長期潰破不愈合,陽蹺脈的經(jīng)氣不能正常運行輸布,腎氣也因此泄漏,導致患者身體越發(fā)虛弱。初期起病時,適宜用隔蒜片艾灸,服用仙方活命飲加肉桂、牛膝;潰破后適宜用補中益氣湯、人參養(yǎng)榮湯、桂附地黃丸,根據(jù)病癥進行滋補治療。
其余可參照癰疽潰瘍門的治法?!逗2亍氛f:兔嚙瘡長期不收斂,用鹽湯清洗患處,將白術研成粉末撒在瘡面,兩天換一次藥,嚴格避免一切勞累,就能見效。
隔蒜灸法(見首卷“灸法”相關內容)
仙方活命飲(見“腫瘍門”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