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把最后一本賬冊鎖進木匣時,指腹蹭過封皮上那個紅圈——那是今早算完賬特意畫的,圈住的“西門慶”三個字被墨跡暈得發(fā)深,像塊浸了水的炭。
“媳婦,真要去?”武大郎蹲在灶臺邊,手里攥著塊剛和好的面團,反復(fù)揉捏著,面香混著炭火的熱氣飄滿小屋。他袖口磨破了個洞,露出的手腕上還沾著點面粉,那是今早天沒亮就起來發(fā)面留下的。
潘金蓮回頭,見他耳根紅得快滴血,忍不住笑了:“咋?怕了?”她走過去,指尖在他手背上輕輕敲了敲,“昨天是誰說‘要讓武松知道咱沒被人欺負’的?”
武大郎猛地抬頭,面團差點掉地上,慌忙用手背接住,聲音卻梗在喉嚨里,半天憋出句:“俺、俺不是怕……是怕他使壞?!?/p>
“他能使啥壞?”潘金蓮從木匣里抽出另一本賬冊,嘩嘩翻到中間,指著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上個月他府里的廚子來買了三十斤甜餅,說記在賬上,至今沒結(jié)賬;前兒管家又來要了兩筐咸酥餅,說西門大官人要宴客——”她突然停頓,指尖在“宴客”二字上點了點,“你說,這宴客的餅錢,要是讓來赴宴的鄉(xiāng)紳們都瞧見,他西門慶的臉往哪擱?”
武大郎的眼睛亮了亮,手里的面團被捏成了歪歪扭扭的形狀:“那、那咱現(xiàn)在就去?”
“不急?!迸私鹕彴奄~冊往包里一塞,轉(zhuǎn)身掀開蒸籠,白花花的熱氣撲了滿臉,她卻眼睛都不眨,飛快地數(shù)著剛出爐的芝麻餅,“得等他府里客人最多的時候去?!彼闷鹨粋€,遞到武大郎嘴邊,“嘗嘗?新調(diào)的蜂蜜餡,甜不甜?”
武大郎下意識張嘴咬住,餅皮的酥脆混著蜂蜜的甜在舌尖炸開,他慌忙點頭,臉頰鼓得像含著顆小湯圓:“甜!比灶王爺供桌上的還甜!”
潘金蓮笑著擦掉他嘴角的糖渣:“甜就多做兩籠,等會兒帶去給那些客人分分——就當(dāng)是‘西門大官人請客,咱來添個菜’?!?/p>
午時剛過,西門府外的馬車就排到了街口。潘金蓮提著兩大籃芝麻餅,武大郎扛著個插著“武大郎燒餅”木牌的架子,兩人剛站定,守門的家丁就橫眉立目地攔上來:“哪來的野攤子,敢在這兒叫賣?”
“喲,王管家昨天還說西門大官人要宴客,讓咱送些新出爐的甜餅來當(dāng)茶點呢?!迸私鹕徯Σ[瞇地掏出賬冊,在對方面前晃了晃,“不信?您看這賬,‘六月十二,西門府管家王,訂蜂蜜芝麻餅五十個,記賬’——這可是您家管家親筆畫的押?!?/p>
家丁瞥了眼賬冊上的紅手印,嘟囔著去通報了。武大郎緊張得手心冒汗,攥著架子的手指關(guān)節(jié)發(fā)白:“媳婦,要不咱還是……”
“怕他?”潘金蓮?fù)掷锶藗€剛出爐的餅,“拿著,緊張就啃兩口?!彼а劭聪蚋畠?nèi),正好看見幾個穿著綢緞的客人說說笑笑地往外走,立刻提高了聲音,“各位鄉(xiāng)紳老爺慢走!嘗嘗咱陽谷縣最甜的芝麻餅?西門大官人特意訂的,說是配茶最香!”
客人里有人接過去嘗了,立刻贊道:“這餅不錯?。⊥馑掷镘?,蜂蜜味正!”
“可不是嘛,”潘金蓮順著話頭往下說,聲音清亮得能傳到府里,“就是這賬有點難算——西門大官人上個月訂的餅錢還沒結(jié)呢,今天又加了五十個,咱小本生意,實在扛不住賒賬啊?!?/p>
這話像塊石頭扔進水里,立刻激起了漣漪。有客人笑著打趣:“西門大官人還欠小商販的錢?”
“哪能??!”王管家匆匆跑出來,臉漲得通紅,“這是誤會!記賬只是暫存,這就給,這就給!”他一邊往潘金蓮手里塞銀子,一邊給家丁使眼色,想把人趕走。
潘金蓮卻不接銀子,反而把賬冊往石桌上一攤:“王管家別急啊?!彼钢渲幸豁?,“您看,這還有三月的杏仁酥、四月的椒鹽餅……不如今天一并清了?省得您總惦記?!?/p>
周圍的客人都圍過來看熱鬧,有人認出賬冊上的手印確實是王管家的,頓時哄笑起來。王管家的汗順著下巴往下滴,手忙腳亂地摸錢袋,嘴里不停念叨:“給!都給!你這婦人……”
潘金蓮接過銀子,數(shù)了數(shù),又從籃子里拿出兩個芝麻餅遞過去:“謝王管家。這兩個送您,下次訂餅直接說,不用記賬。”她特意把“記賬”兩個字咬得很重,然后轉(zhuǎn)身對武大郎說,“大郎,走了,回家包包子去?!?/p>
武大郎“哎”了一聲,扛著架子跟上,路過那些客人時,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媳婦能耐??!”他咧開嘴笑,露出兩排整齊的牙,剛才的緊張早飛到九霄云外去了。
剛走出街口,武大郎突然停下腳步,撓了撓頭:“媳婦,咱剛才是不是太……太沖了?”
“沖?”潘金蓮挑眉,把銀子塞進他懷里,“這叫理直氣壯?!彼粗浯罄砂雁y子小心翼翼地揣進內(nèi)袋,指尖都在發(fā)顫,突然覺得好笑,“你呀,兜里揣著錢比揣著烙鐵還緊張?!?/p>
“這不是怕掉了嘛?!蔽浯罄傻皖^看著懷里的銀子,聲音悶悶的,“這些錢……夠給武松寄一半了。”
潘金蓮心里一動。她穿越過來三個月,武大郎每次提到武松,眼神里都帶著股執(zhí)拗的勁。她知道武松在邊關(guān)受了冤屈,武大郎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做餅,收攤后還去碼頭扛活,都是為了攢錢打點。
“夠?!彼焓謳退砹死硗岬舻念^巾,“不僅夠,剩下的還能給你扯塊新布做件褂子——你看你這袖口,都快成布條了?!?/p>
武大郎慌忙捂住袖口,臉又紅了:“不用,俺這還能穿……”
“我說用就用?!迸私鹕徸е记f走,“順便給你做雙新鞋,省得總光著腳跑碼頭,腳后跟都磨出血了?!?/p>
布莊里,掌柜的見是他們,熱情地迎上來:“潘娘子,武大哥,今天要點啥?”自從潘金蓮改良了燒餅配方,把“武大郎燒餅”做成了陽谷縣的招牌,街坊們對他們的態(tài)度早已變了模樣,連帶著武大郎出門,也沒人再喊“三寸丁谷樹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