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以更加寬容和理解的心態(tài)去看待他人的錯誤,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p>
“對于一名干部來說,我們不能僅僅基于他過去的某個錯誤或是單次處分,就武斷地否定他所有的努力與貢獻?!?/p>
“更不應因此就將他置于邊緣,甚至棄之不用?!?/p>
“這樣的做法,無異于對人才資源的極大浪費?!?/p>
“也違背了公正、客觀的原則?!?/p>
馬川南的語氣嚴肅而認真,“批評,是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但批評的方式與態(tài)度同樣重要?!?/p>
“過于苛責的批評,無異于揮舞著一把無形的重錘,一擊之下,可能不僅擊碎了被批評者的信心?!?/p>
“更可能讓原本積極向上的心靈蒙上陰影,讓那些干事的干部感到心寒?!?/p>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風氣一旦蔓延開來,就會在我們中間形成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huán):那些能干事的干部,因為害怕犯錯而畏首畏尾,最終選擇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就會形成這樣一種認知,多干多錯,不干不錯,與其因干事受處分,還不如不干事,那樣處分根本就不會落到自己的頭上?!?/p>
“而那些本就缺乏主動性的干部,則更加心安理得地維持現(xiàn)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p>
“長此以往,我們的系統(tǒng)豈不是要陷入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失去了應有的活力和持續(xù)進步的能力?”
馬川南完全是有備而來。
當他開口,那話語仿佛真的被匠人精心雕琢過,字字句句都如同寒光凜冽的刀劍。
不僅精準地刺中了沐果川的心理防線,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由自主地為之動容。
馬川南的話每一個音節(jié)都像是精心計算過的,既不過分張揚,也不失其力度。
猶如滔滔江水般洶涌而來,又似細雨綿綿,不絕于耳。
他的論述邏輯嚴密,論據(jù)充分,既引經(jīng)據(jù)典,又結(jié)合實際。
讓沐果川原本準備好的反駁之詞瞬間顯得蒼白無力,只能怔怔地望著對方,一時之間竟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回應。
沐果川完全明白了,這并非一場普通的對話,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權謀較量。
容少偉早已預料到這一切,并為此準備了一套看似冠冕堂皇,實則無懈可擊的說辭。
他如同一個玩弄權術的高手,操控著局勢的發(fā)展,讓沐果川倍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