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那次通過老舊廣播系統(tǒng)進行的、充滿火藥味和傷痛的短暫通訊,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秦薇心中最后一點僥幸和溫情。楚然的抗拒、失望、以及那句如刀割般的質問——“你從來就不相信我能保護你”——在她的腦海中反復回響,帶來一陣陣尖銳的抽痛。然而,現(xiàn)實的巨輪并不會因個人的情感波瀾而停止轉動。當黎明再次降臨,冰冷的光線透過厚重的窗簾縫隙灑入書房時,秦薇知道,她必須穿上那身用理性澆筑的鎧甲,去完成那場早已注定的、公開的“處決”。
團隊經過徹夜不眠的打磨,那份決定命運的“分手聲明”草案,已經修改到了第十一版。每一個用詞,每一個標點,甚至聲明的發(fā)布時間和順序,都經過了反復推敲和博弈,力求在承認事實與保留體面之間,找到那個最精準、最不易被攻擊的平衡點。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文字戰(zhàn)爭,目的不是為了贏得喝彩,而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上午十點整。這是一個經過精心計算的時間點,避開了早高峰的信息洪流,又趕在午間休息前的注意力空窗期。
秦薇獨自坐在書房里,面前并排擺放著三臺設備:顯示著工作室官方微博后臺的平板電腦,實時輿情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筆記本電腦,以及那部處于完全靜默狀態(tài)的、用于接收楚然可能信號的加密手機。林娜和其他核心成員都在外間的辦公室嚴陣以待,將最后的決策和點擊“發(fā)布”按鈕的時刻,留給了她一個人。
空氣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秦薇的目光落在平板屏幕上那篇最終定稿的聲明上。文字冰冷、克制,帶著公關文書特有的、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觀:
“致所有關心秦薇女士的朋友們:
近日,關于秦薇女士與楚然先生的私人關系引發(fā)了大量不必要的公眾關注與討論,占用了社會資源,也給雙方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在此,我們謹代表秦薇女士就相關情況說明如下:
秦薇女士與楚然先生因電影《無聲之境》的合作而相識。在專業(yè)領域的交流與碰撞中,雙方曾彼此欣賞,并嘗試以真誠的態(tài)度接觸和了解。然而,由于雙方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個人生活軌跡的差異以及對未來規(guī)劃的不同考量,經過慎重溝通,雙方已於近期達成共識,決定結束這段短暫的交往,回歸朋友與合作伙伴的關系。
對于近期在網絡流傳的涉及雙方隱私的視頻及圖片,我們對此種嚴重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行為表示最強烈的憤慨和譴責,并已委托律師事務所全面啟動法律程序,追究相關責任方的法律責任。
感情是私人的事,其開始與結束都應是平靜和體面的。我們懇請公眾給予雙方必要的空間與尊重,將關注點回歸到演員的作品本身。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理解。
秦薇工作室謹啟”
幾乎在同一時刻,楚然工作室的官方微博也發(fā)布了內容高度雷同、僅在人稱和細節(jié)上略有調整的聲明。
兩篇聲明,像兩枚精準投下的炸彈,在看似平靜的互聯(lián)網水面下,引爆了核聚變般的能量。
秦薇的指尖懸在平板電腦的“發(fā)布”按鈕上方,有那么一瞬間的凝滯。她仿佛能透過這冰冷的屏幕,看到網絡另一端,那個年輕人或許正做著同樣艱難的動作。她閉上眼,腦海中閃過楚然那雙布滿血絲、充滿痛楚和失望的眼睛,心臟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狠狠攥緊。
但下一秒,她猛地睜開眼,眼中所有的猶豫和脆弱被一種近乎冷酷的決絕所取代。指尖落下,輕輕一點。
“發(fā)布成功?!?/p>
幾乎在按鈕按下的瞬間,旁邊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上,代表輿情熱度的曲線如同被注入興奮劑的怪獸,猛地向上躥升!尖銳的警報聲響起,紅色的“爆”字標簽瞬間占據(jù)了熱搜榜前兩位:
秦薇楚然承認戀情
秦薇楚然已分手
緊接著,是更多相關的詞條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
秦薇工作室聲明
楚然工作室聲明
《無聲之境》be了
我的cp徹底碎了
微博的服務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頁面刷新變得極其緩慢。但秦薇通過后臺數(shù)據(jù)流可以看到,聲明下的評論數(shù)正在以每秒成千上萬的速度瘋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