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已過,大明宮浸沒在初春的寒意中,連綿的宮燈在夜風中搖曳,將巡邏金吾衛(wèi)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白日里萬燈照夜的喧囂早已散盡,唯余一片令人心悸的寂靜。然而,帝國權力的核心——紫宸殿內(nèi),卻是燭火通明,氣氛凝重得如同結(jié)冰。
唐玄宗李隆基并未身著龍袍,僅披一件玄色暗紋常服,負手立于巨大的海圖前。圖上,自嶺南至遼東的海岸線蜿蜒曲折,無數(shù)標注的小島如同灑落的墨點,而其中一片位于南海區(qū)域的島嶼群,被朱筆醒目地圈出,旁邊還有一行細密的小字注釋:“疑為赤蛇幫巢穴,妖霧核心,毗鄰歸墟之眼推測位置?!?/p>
他身后,站著寥寥數(shù)人。宰相姚崇須發(fā)皆白,眉頭緊鎖;兵部尚書李祎身形挺拔,面容剛毅;新任戶部侍郎楊慎矜低眉順眼,手中卻緊緊攥著一卷賬冊;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侍立一旁、面色蒼白卻眼神銳利的宦官高力士。這幾位,是李隆基在如今波譎云詭的朝局中,為數(shù)不多尚能信任的核心臣子。
“諸卿,”李隆基的聲音打破了沉寂,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卻依舊保持著帝王的威嚴,“南海的急報,以及長安城內(nèi)的‘異動’,爾等皆已知曉。‘它們從海上來’……這句讖語,恐怕并非空穴來風?!?/p>
他緩緩轉(zhuǎn)身,目光如電,掃過眾人:“秦昭在南邊,算是扎下了一根釘子,牽制住了明面上的妖祟。但朕憂心的,遠不止那幾個跳梁小丑般的幫派,或是幾縷惑人心智的妖霧。那‘深淵之母’、‘歸墟之眼’,還有這籠罩南海、連鑒妖瞳術都難以看透的詭異迷霧,其背后隱藏的威脅,恐非尋常刀兵所能應對。”
姚崇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圣慮深遠。南海局勢詭譎,確需未雨綢繆。然則,若大張旗鼓調(diào)派大軍,一則恐打草驚蛇,二則……如今府庫雖經(jīng)整頓,然支撐大規(guī)??绾_h征,仍力有未逮。且朝中……”他頓了頓,沒有再說下去,但在場眾人都明白他的未盡之言——朝中派系林立,韋后余孽未清,太平公主一系蠢蠢欲動,若調(diào)動重兵,難保不會橫生枝節(jié)。
李隆基微微頷首,他深知姚崇的顧慮。自他登基以來,雖大力整頓,但安史之亂留下的創(chuàng)傷猶在,藩鎮(zhèn)割據(jù)的隱患未除,中央權威遠未恢復到開元盛世的水平。他需要一支力量,既能有效應對南海的未知威脅,又不會過度刺激國內(nèi)本就脆弱的政治平衡,更不能重蹈“外重內(nèi)輕”的覆轍。
“姚相所言極是?!崩盥』叩接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上一份早已擬好的敕令,“故而,朕意已決,不設常規(guī)行軍總管,不調(diào)邊鎮(zhèn)節(jié)度使。朕要成立的,是一個全新的衙門——‘鎮(zhèn)海都護府’!”
“鎮(zhèn)海都護府?”李祎眼中精光一閃,他身為兵部尚書,自然關心軍事部署的革新。
“不錯?!崩盥』归_敕令,“此都護府,非常設之制。其職責,專司應對南海妖異、探查歸墟之謎、清剿與妖物勾結(jié)之海上勢力。權限……僅限于海上及沿海特定區(qū)域,不得干預內(nèi)陸州縣政務。都護府設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下轄舟師、探察、靖安三司。兵員……不從府兵中征調(diào),亦不占用禁軍名額?!?/p>
楊慎矜適時接口,聲音帶著算計的精明:“陛下的意思,是募兵?以海商、漁戶、熟悉水性的江湖人士為主?如此,可省卻大量糧餉轉(zhuǎn)運之耗,亦能避人耳目。”他翻動手中的賬冊,“近年來,市舶司收入頗豐,若從中劃撥專項,或可支撐初期所需?!?/p>
李隆基贊許地看了楊慎矜一眼:“楊卿深知朕意。然,此都護府之關鍵,尚不在于兵員與錢糧?!彼哪抗廪D(zhuǎn)向高力士,“力士?!?/p>
高力士連忙躬身:“大家,老奴在?!?/p>
“朕要你,從內(nèi)侍省中,挑選絕對忠誠、且通曉武藝或異術的宦官,組建‘監(jiān)軍司’,隨鎮(zhèn)海都護府行動?!崩盥』恼Z氣不容置疑,“一應重大行動、物資調(diào)配、乃至情報傳遞,皆需監(jiān)軍司副署。都護府所得一切關于妖異、仙蹤、乃至前朝秘辛之情報,需通過監(jiān)軍司密道,直呈朕前!”
此言一出,殿內(nèi)幾人神色各異。姚崇和李祎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鹿俦O(jiān)軍,前朝已有教訓,安史之亂后期,宦官權勢膨脹,甚至到了“立君弒君廢君,有同兒戲”的地步。陛下此舉,雖是出于絕對掌控的需要,但無疑是飲鴆止渴。楊慎矜則面無表情,似乎早已料到。
高力士卻心中狂喜,表面卻愈發(fā)恭順:“老奴遵旨!定當挑選千挑萬選,為大家看好這柄利刃!”他深知,這“監(jiān)軍司”之權,意味著內(nèi)侍省的觸角將正式伸向軍權,這是自李輔國之后,宦官勢力再次崛起的絕佳機會。
李隆基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他何嘗不知其中風險?但非常之時,需行非常之法。他對朝臣、邊將的信任,早已在安史之亂的背叛中消耗殆盡,唯有這些身家性命完全系于皇權的家奴,此刻反而顯得更“可靠”一些。他需要一把足夠鋒利、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刀,去切開南海的迷霧,至于這把刀未來是否會傷到自己,那是以后才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李尚書,”李隆基看向李祎,“兵部需暗中協(xié)助,將庫中一批適用于海戰(zhàn)的弩機、火器,以‘淘汰舊械’的名義,秘密轉(zhuǎn)運至嶺南備倭倉庫,移交都護府使用。同時,遴選一批精通水戰(zhàn)、背景干凈的低階軍官,充任都護府骨干?!?/p>
“臣,遵旨!”李祎抱拳領命。
“姚相,”李隆基又對姚崇道,“政事堂需擬一道明發(fā)敕令,便說為加強海防,應對日漸猖獗的???,特設‘嶺南五府經(jīng)略使’,駐廣州,總攬沿海巡防。以此,為‘鎮(zhèn)海都護府’遮掩耳目?!?/p>
“老臣明白?!币Τ绻?,這已是常規(guī)操作。
最后,李隆基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至于這鎮(zhèn)海都護府的首任大都護人選……”他停頓了片刻,殿內(nèi)落針可聞,“朕屬意……宋璟?!?/p>
“宋璟?”姚崇微微一怔。宋璟乃開元名臣,以剛正不阿著稱,但如今年事已高,且一直在中樞任職,并無水戰(zhàn)經(jīng)驗。
“宋公剛直,足以震懾牛鬼蛇神。且他無派系之嫌,由他坐鎮(zhèn),朝野不至有太大非議。具體軍務,可由副都護打理?!崩盥』忉尩?,但他心中還有一層更深的意思未說:宋璟年老,未必能長久理事,正好便于他日后通過監(jiān)軍司直接操控。這鎮(zhèn)海都護府,必須也只能是他李隆基一個人的刀。
“陛下思慮周全。”姚崇不再多言。
“此事,列為絕密。除今日在場之人,不得外傳。所有文書往來,皆用密語。鎮(zhèn)海都護府之存在,其本身,便是對抗那未知威脅的第一道防線!”李隆基斬釘截鐵,為這次密議定下了基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