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府邸下潛藏的妖兵工坊,如同一塊冰寒的巨石壓在秦昭心頭。此事牽涉之深、之險,已遠(yuǎn)超尋常妖禍,直指帝國權(quán)力核心。在沒有掌握鐵證、理清其背后真正目的與牽連網(wǎng)絡(luò)之前,貿(mào)然行動無異于打草驚蛇,甚至可能引發(fā)難以預(yù)料的宮廷劇變。鑒妖司的緹騎如同最耐心的獵犬,無聲無息地潛伏在高府周圍,記錄著每一絲可疑的流動,等待著獵物露出破綻的瞬間。
然而,長安城的局勢并未因秦昭的按兵不動而沉寂,反而在另一個層面上,掀起了更大的波瀾。
這一日,大朝會。含元殿內(nèi),百官肅立,氣氛卻與往日有些微妙的不同。龍椅之上的玄宗皇帝李隆基,面色沉靜,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混合著疲憊與某種決斷的光芒。近來一連串的事件:鏡花祠血雨、新式妖禍襲擊、劍閣萬劍悲鳴、乃至市井間關(guān)于“妖孽未除”的竊竊私語,都像一根根鞭子抽打在這位志在開創(chuàng)盛世的帝王身上。他需要向天下臣民,也向自己證明,局勢仍在掌控之中,并且,他有一個超越前人的、一勞永逸解決“妖患”的宏大構(gòu)想。
在議完幾項常規(guī)政務(wù)后,玄宗輕輕咳嗽一聲,目光掃過殿下的文武百官,緩緩開口,聲音沉穩(wěn)而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
“眾卿皆知,自朕登基以來,夙興夜寐,勵精圖治,所愿者,無非四海升平,百姓安樂。然,前朝遺毒,妖孽偶現(xiàn),雖賴將士用命,忠臣輔佐,屢次化險為夷,然終非長久之計。妖物之患,源于上古,與人族糾纏萬載,殺之不盡,封之不絕,徒耗國力,徒增傷亡?!?/p>
殿內(nèi)一片寂靜,百官皆屏息凝神,不知皇帝陛下突然提及此意欲何為。
玄宗繼續(xù)道:“朕近日深思,妖亦天地所生,有其存續(xù)之理。一味剿殺,非但難以根除,反而易結(jié)怨仇,循環(huán)往復(fù),永無寧日。況,世間亦有如青丘狐族般,雖有異能,卻愿與人為善、甚至曾助我大唐平定禍亂之族類(他巧妙地將玉面狐的相助歸于‘族類’)。豈可一概而論,盡數(shù)屠之?”
這番話,在奉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朝堂之上,可謂石破天驚!許多保守的老臣頓時面露驚疑不解之色,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姚崇、宋璟等較為開明的重臣則微微頷首,似有所悟。
玄宗將眾人的反應(yīng)盡收眼底,聲音陡然提高:“故此,朕有一議——何不效仿上古圣王,化干戈為玉帛?朕欲擬一《三界安睦契約》,邀約仍存于世、愿守秩序的妖族、乃至超然物外的仙界代表,共聚長安,歃血為盟,劃定疆界,立約共守!”
“契約之要,在于三點:其一,人族承諾不再無故剿殺愿守秩序的妖族,并劃出特定區(qū)域供其棲息,允其與人間有限通商往來;其二,妖族須立誓永不侵犯人族疆域,不得以妖術(shù)惑亂人間,并需協(xié)助人族清剿那些冥頑不靈、嗜血暴虐的惡妖;其三,朕亦會焚表告天,懇請仙界作為見證與擔(dān)保,監(jiān)督契約執(zhí)行。”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與妖族簽訂和平契約?還要請仙界作保?這簡直是聞所未聞!自古以來,人妖便是對立之勢,雖有零星記載某地某時人與妖和平共處,但由一朝天子明確提出要以契約形式確定下來,無疑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陛下!萬萬不可??!”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御史立刻出列,激動得渾身發(fā)抖,“妖物詭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與之立約,無異于與虎謀皮!它們豈會遵守信約?屆時恐反受其害!”
“臣附議!妖孽之言豈能輕信?況且,仙界縹緲難尋,如何請來作保?此議恐流于空談,徒損朝廷威嚴(yán)!”
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大多源于固有的恐懼與不信任。
但也有大臣表示支持:“陛下圣明!若能以契約止干戈,免去刀兵之災(zāi),實乃蒼生之福!且劃分區(qū)域,令其自治,亦可集中力量應(yīng)對真正窮兇極惡之輩,事半功倍!”
“臣以為可試行之策。若能成,功在千秋!”
朝堂之上,頓時分為兩派,爭論不休。
玄宗靜靜聽著,并未立刻制止,直到爭論漸歇,他才緩緩抬手,壓下所有聲音,目光變得深邃而銳利:
“眾卿所慮,朕豈能不知?契約非兒戲,豈會無的放矢?朕所謂契約,絕非一紙空文!”
他語氣一轉(zhuǎn),變得冷硬起來:“契約之中,必將明確條款:凡簽契之妖族,其族中重要成員,需自愿在鑒妖司留下本命精血或魂印,錄入‘萬妖譜’,以便追蹤其位,察其言行。其棲息之地,將由鑒妖司設(shè)置‘鑒妖鏡’、‘鎮(zhèn)妖塔’等法器,實時監(jiān)控妖氣波動,一旦有逾矩之行,或族中有惡妖誕生而未自行清理,朝廷便可依據(jù)契約,即刻知曉,并有權(quán)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包括……雷霆鎮(zhèn)壓!”
“至于仙界……”玄宗頓了頓,目光若有似無地掃過垂首肅立的秦昭,“朕自有考量。即便仙界代表一時難以下界,契約亦可由人族與妖族先簽,待日后補上仙鑒亦可。重要的是,立下規(guī)矩,明確界限!”
這番話,如同冷水滴入沸油,再次引發(fā)震動!
原來如此!這所謂的《三界安睦契約》,看似懷柔,實則暗藏雷霆手段!那“萬妖譜”和“鑒妖鏡”,分明就是套在妖族脖子上的枷鎖,名為監(jiān)控,實為掌控其生死!這哪里是和平契約,分明是一份條件苛刻的“招安書”和“監(jiān)控令”!
許多原本反對的大臣頓時沉吟起來,如果是以這種絕對掌控為前提,似乎……并非不能接受?既能彰顯天子仁德,懷柔四方,又能將潛在的威脅置于嚴(yán)密監(jiān)控之下,似乎是一舉兩得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