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出列,沉聲道:“陛下,據(jù)現(xiàn)有情報,此霧詭異非常,非尋常水師可敵。臣恐其與古籍中所載某種深海巨妖或上古邪祟有關(guān),需派精通法術(shù)、善于應(yīng)對此類異常之事者前往,方有查明可能。臣請旨,親赴南海探查!”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秦昭身為鑒妖司主事,身份特殊,豈可輕易離京涉險?
立刻有大臣反對:“秦司丞身負京畿安危重任,豈可輕動?況且南海瘴癘之地,兇險未知,若有不測,如之奈何?臣以為,當(dāng)從長安道宮或佛門中遴選高手前往為宜?!?/p>
玄宗沉吟片刻,卻搖了搖頭:“尋常僧道,恐難應(yīng)對此等詭譎之事。秦卿曾歷經(jīng)軒轅劫,應(yīng)對妖異經(jīng)驗豐富,更是鑒妖司主事,責(zé)無旁貸。”
他看向秦昭,眼中閃過一絲復(fù)雜之色:“朕準你所奏。朕予你臨機專斷之權(quán),嶺南道軍政官員皆需配合你行事。另,朕會傳旨龍武軍,調(diào)一隊‘玄甲破邪弩’隨你同行,以防不測。秦卿,朕要你務(wù)必查明此霧根源,若能剿除則剿除,若不能……也需探明其底細,為朝廷后續(xù)決策提供依據(jù)?!?/p>
“臣,領(lǐng)旨!”秦昭躬身應(yīng)下。這正是他想要的結(jié)果。長安局勢錯綜復(fù)雜,各方勢力糾纏不清,反而難以施展。南海雖險,卻可能是打破僵局、直指核心的關(guān)鍵所在!
然而,就在秦昭領(lǐng)旨,準備退朝盡快籌備南下事宜之時,一名宦官匆匆入殿,呈上一份來自四方館的文書。
文書是大食國師伊本·法立德呈遞給皇帝的。內(nèi)容竟是——主動請纓,愿隨鑒妖司秦司丞一同前往南海,探查妖霧之事!文書中文辭懇切,言及大食商船亦屢受其害,且大食秘傳法術(shù)中,或有應(yīng)對此類“虛空惡息”之法,愿為大唐效力,共克難關(guān),以彰兩國睦鄰友好之誼。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有大臣認為此乃好事,可借大食之力;有大臣則深表懷疑,認為其心叵測,不可輕信。
秦昭的心猛地一沉。伊本·法立德也要去南海?他果然按捺不住了!其目的是什么?是為了阻止妖霧?還是為了……接近那可能存在的“歸墟之眼”?甚至是為了接應(yīng)那所謂的“妖祖”?
玄宗皇帝顯然也有些意外,他看了一眼秦昭,沉吟片刻,竟道:“大食國師有此心意,甚好。既然如此,秦卿,便讓國師與你同行吧。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yīng)?!?/p>
語氣看似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這既是出于兩國交往的考量,恐怕也暗含著讓大食國師與秦昭相互制衡、相互監(jiān)視的意圖。
秦昭心中念頭急轉(zhuǎn),知道無法拒絕,只得再次躬身:“臣,遵旨?!?/p>
退朝之后,秦昭的心情更加沉重。南海之行,前途未卜,兇險異常,如今還要加上一個目的不明、敵友難分的大食國師……
他快步回到鑒妖司,開始緊急部署。他必須在自己離京期間,確保長安不出大亂子,尤其是對高力士和軒轅墳的監(jiān)控絕不能放松。
同時,他秘密召見了最信賴的幾名屬下,做了一系列應(yīng)急安排。
最后,他回到了那間密室,目光落在了依舊在昏睡休養(yǎng)的阿依莎身上。
南海是陷阱,也是漩渦。
他這一去,不知能否歸來。
這個承載著緋煙殘魂與狐族秘辛的孩子,絕不能留在危機四伏的長安。
一個計劃在他心中緩緩成形。
他輕輕抱起阿依莎,用厚厚的斗篷將她裹緊。
夜色深沉,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悄然駛出鑒妖司,消失在長安的街巷之中。
目的地——城西,感業(y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