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只覺得今日的少爺格外不同,向來恣意不羈的少年郎,眉宇間平添了幾分滄桑。
雍州總督府邸。
崔閱一回到家,母親就迎了出來,一把抱住他,眼淚汪汪地摸著他的臉:“兒啊,你黑了?!?/p>
父親崔實走出來,崔閱看到老子,心里一沉。
果然,崔實冷哼一聲:“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你就慣著他吧,慣的他整天游手好閑,斗雞走狗。”
父親的打壓他早已習以為常,也不指望父親嘴里能說出什么好話,可崔閱心里還是有那么一絲不得勁。
自小他聰穎可愛,人見人夸,可從來都得不到父親的一句認可。
這時,趙姨娘和他的庶弟崔憲走了出來,崔憲拱手行禮。
“哥哥可安好,難得今日小弟休沐回家,正遇到哥哥回來,好巧?!?/p>
趙姨娘得意道:“我們憲哥兒年紀雖然不大,但得皇帝青眼入門下省任四錄事之一,官階不高,區(qū)區(qū)只有七品而已?!?/p>
崔夫人深吸一口氣,這尼瑪暗戳戳地炫耀啊。
大鄴朝極重科考,即便官宦子弟,想要入朝為官也得通過科考。
這崔憲其實和崔閱一樣的年紀,不過是小了幾個月而已,當年崔夫人一直未能有孕,因此老夫人做主娶了趙姨娘進門,一妻一妾同年生下了兩個兒子。
自小崔憲在趙姨娘的敦促下,就卯足了勁跟崔閱叫板,可崔閱自小聰穎,三歲認千字,七歲能詩文,長得又可愛,深得眾人喜愛。
崔閱九歲便下場科考,連中小三元,考上秀才時才不過十歲,頓時名聲大噪。
然而誰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前途一片大好的崔閱,正值巔峰,突然對科考失去了興趣,開始不務正業(yè),整日和一幫紈绔子弟混跡于秦樓楚館。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盡管被父親逼著參加了三次鄉(xiāng)試,崔閱都是吊車尾被淘汰。
反而崔憲后起之秀,去年的鄉(xiāng)試也順利通過,七品官爵放在官場里不算什么,但對于剛剛取中舉人年僅十九歲的崔憲來說,誰都知道日后必定前途光明。
崔夫人不滿地瞪了這對賤母子一眼,說道:“哼,那又如何,我們閱哥兒不是考不中,只是不愿意學,一旦讀書必然中個狀元回來!”
趙姨娘掏出帕子掩唇輕笑:“可不是呢,姐姐,這鄉(xiāng)試想來也不難的,你看我們憲哥兒這不是一把就過了么?!?/p>
崔夫人忍不了了,上前就去薅趙姨娘的頭發(fā),兩個女人又廝打起來,尖叫聲頓時響徹云霄。
崔閱搖搖頭沒有去管,他娘吵架不行,動手沒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