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抽屜里翻出之前整理的各村信息員名單。
又拿出一張新的表格紙,趴在桌上寫寫畫畫。
她要設計一份“山林巡查記錄表”。
不僅要記錄巡查時間、地點。
還要讓信息員詳細標注陌生車輛的牌照、可疑人員的衣著特征。
甚至連車輛的劃痕、人員的隨身物品都不能遺漏。
只有把細節(jié)抓細,才能從蛛絲馬跡里找到盜獵團伙的線索。
筆尖在紙上劃過,很快一張清晰的表格就成型了。
林曉雨又拿著表格,挨個給東溝村的周炳盛、西坡村的吳榮貴打電話。
耐心解釋“巡查輪班制”的安排。
“周支書,您村負責的東溝山口,安排兩個人一班,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每兩小時記錄一次情況,要是遇到?jīng)]見過的人或車,一定要記清楚特征,別驚動對方?!?/p>
電話里周炳盛爽快答應。
林曉雨又叮囑了幾句注意安全,才掛了電話。
她揉了揉有些發(fā)酸的肩膀。
抬頭看了眼墻上的掛鐘。
已經(jīng)是中午十二點多,肚子餓得咕咕叫。
想起早上從家里帶來的全麥面包。
她突然想起季鴻文下午要跟趙念安去后山巡查。
肯定也沒時間好好吃飯,便把面包裝進袋子里。
拿著整理好的信息表和記錄表模板,往季鴻文辦公室走去。
“季鎮(zhèn)長,這是整理好的信息表和巡查記錄表模板,您看看行不行?”
林曉雨推開門,把表格遞過去。
又從袋子里拿出兩個包裝好的全麥面包。
“這是我早上烤的,沒放太多糖,您下午去后山巡查,餓了可以墊墊肚子,方便攜帶?!?/p>
季鴻文接過表格,翻開一看。
里面不僅按村分類列出了信息員的聯(lián)系方式和負責區(qū)域。
還在每個村名后面用紅筆標注了“重點巡查點位”。
比如東溝村的“山口老槐樹下”、西坡村的“后山小橋”。
都是之前發(fā)現(xiàn)過可疑痕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