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濃稠得如同凝固的血液。
“探騏-潛影”細長的支腳,悄無聲息地扣在冰冷粗糙的金屬斷面上,多個傳感器如同復眼,貪婪地捕捉著前方任何一絲微弱的光線或能量痕跡。“探騏-磐石”則在其后方不遠處,更加艱難地在扭曲狹窄的通道中挪動,其厚重的軀體不時刮擦到兩側(cè)凸起的銳利邊緣,發(fā)出令人牙酸的噪音,在這片死寂中顯得格外刺耳。
林小雨的意識如同無形的絲線,分束操控著這兩個簡陋的造物,同時大部分心神都沉浸在那從下方深處傳來的、越來越清晰的溫暖波動之中。
那波動如同呼吸,帶著一種古老而疲憊的韻律。越是深入,越是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龐大與…脆弱。它引導著方向,仿佛在黑暗的迷宮中點亮了一串微弱卻持續(xù)的路標。
它們沿著巨大的電纜管道殘骸向下攀爬,穿過如同巨型肋骨般的結構支撐架,繞過凝固著未知黑色物質(zhì)的泄漏點。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古老,金屬的銹蝕風格與之前遇到的方舟殘骸略有不同,更像是某個更早期、甚至前方舟時代的遺跡,被后來墜毀的星艦殘骸深深掩埋。
空氣(如果那還能稱為空氣的話)中彌漫著一種陳舊的、類似臭氧和枯萎植物的混合氣味,與上方純粹的金屬銹蝕味截然不同。
終于,“探騏-潛影”率先鉆過一道扭曲撕裂的艙壁缺口,前方的景象豁然開朗——盡管依舊被深邃的黑暗所籠罩。
傳感器傳回的掃描數(shù)據(jù)在林小雨意識中構建出一個模糊的輪廓:一個巨大的、似乎天然形成后又經(jīng)過人工修整的地下空腔??涨坏鸟讽敻哌h,看不到頂,下方則是一片相對平坦的區(qū)域。
而那片區(qū)域的中央,赫然矗立著某個…巨大的物體。
那物體被一層半透明的、散發(fā)著柔和乳白色光芒的能量屏障所籠罩,屏障上不時流過如水波般的光紋,正是那溫暖波動的源頭。屏障內(nèi)部的情形看不太真切,只能模糊分辨出那似乎是一個…巨大無比的、類似植物種莢或生物卵囊的結構,表面覆蓋著致密的、已經(jīng)晶體化的暗綠色外殼,外殼上布滿了無比復雜、仿佛自然生長形成的能量導管紋路。
這些紋路一直向下蔓延,深入地底,仿佛與整個星球的核心相連。
這個巨大的“種莢”靜靜地矗立在那里,散發(fā)著生命與能量的氣息,同時也散發(fā)著一種難以形容的、亙古長眠的沉寂感。它就是那古老呼喚的源頭,那虛弱卻純凈的力量核心。
林小雨的意識被深深震撼。這絕非方舟科技的造物,甚至與她所知任何文明的風格都迥異。它更古老,更…接近自然的本源。父親的研究筆記中從未提及過此類存在。
這就是“迦南”?
她操控著“探騏-潛影”和“探騏-磐石”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乳白色的能量屏障。屏障并未阻擋它們的接近,反而在它們靠近時,光芒變得更加柔和,仿佛在表示歡迎。
當“探騏-潛影”的傳感器真正觸碰到屏障的瞬間——
嗡!
一股龐大、混亂、卻并無惡意的意識流,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沿著林小雨的意識連接逆沖而上,猛地撞入她的意識核心!
那不是語言,而是最原始的意象和情感的洪流!
…無邊無際的、充滿生機的綠色海洋…巨大的、散發(fā)著柔和光輝的樹木連接天地…奇異的、散發(fā)著智慧光芒的生物在林間嬉戲歌唱…那首憂傷而古老的旋律,不再是片段,而是如同背景音樂般回蕩在整個世界……然后…天空被撕裂…冰冷的金屬巨構如同瘟疫般降臨…火焰與毀滅…綠色的海洋枯萎…歌聲被慘叫取代…巨大的樹木哀嚎著倒下……絕望的逃亡…最后的庇護所…深埋于地下…陷入長眠以保存最后的火種…漫長的等待…能量的流逝…孤獨的守望……以及…對外界那同源卻更加鮮活、更加充滿希望的波動(指林小雨)的…欣喜與…渴求…
這意識流中充滿了巨大的悲傷、無盡的疲憊、以及對逝去家園最深切的眷戀。這是一個文明最后的夢境,一個瀕死巨人的殘喘。
林小雨瞬間明白了。
“迦南”…并非一個地方的名字,而是這個沉睡的、植物般的古老意識體的自稱!或者說,是它對自己早已失去的故鄉(xiāng)的稱呼!
它并非方舟體系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方舟早期擴張或“初”的某個失控行動的受害者!它被迫深埋于此,依靠著地核的微弱能量和自身漫長的生命形態(tài)陷入沉睡,茍延殘喘,直到感應到林小雨身上那同源而生、卻更加完整的源初之力!
它將她誤認為了…同胞?甚至是…希望?
那意識流還在不斷涌來,斷斷續(xù)續(xù),如同夢囈。
…“同類…”…“溫暖…”…“救贖…”…“種子…”…“延續(xù)…”…以及…更深的恐懼…“它們…在尋找…”…“不能被發(fā)現(xiàn)…”…“歌聲…會引來…吞噬者…”…還有…一個模糊的意象…一座高聳的、由蒼白骨骼和扭曲金屬搭建而成的巨塔…塔頂懸浮著一顆不斷搏動的、暗紅色的巨大眼球…正冰冷地“注視”著無盡的虛空…
林小雨心中凜然。那巨塔和眼球的意象,帶著一種令人窒息的邪惡與窺伺感,顯然就是“迦南”恐懼的源頭,很可能就是“朽淵”的某種具象化體現(xiàn),或者是其強大的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