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金屬觸感透過黯淡的意識光暈傳來,帶著億萬年來宇宙塵埃的粗糙與死寂。林小雨將自己隱藏在一塊巨大的、如同史前巨獸肋骨般拱起的星艦龍骨殘骸深處,裂隙勉強遮蔽了她微弱的存在感。從邏輯深淵逃出生天的代價是巨大的,她的意識如同被反復撕扯后又強行拼湊起來的破布,源初之力幾近枯竭,只剩下那枚融入核心的“原始指令”碎片,如同即將燃盡的余燼,散發(fā)出斷續(xù)而灼熱的波動。
“重寫”與“演化”…這力量如此接近宇宙的根源,卻又如此難以駕馭。它像一頭被困的野獸,在她虛弱的意識牢籠中沖撞,渴望著被釋放,被使用,卻又帶著將她自身也一并“演化”掉的危險。她必須像最耐心的馴獸師,在恢復力量的同時,小心翼翼地理解、引導這份危險的力量,而不是被其吞噬。
這片古老的戰(zhàn)場廢墟,成為了她臨時的庇護所與試驗場。殘骸中沉淀著無數逝去文明的科技碎片和意識殘響,它們如同混雜的礦石,而她手中的指令碎片,則像一把未經打磨的刻刀。
她開始嘗試。并非大刀闊斧的“重寫”,那無異于自殺。而是極其微小的、局部的“介入”。
她將一絲微弱的力量注入一塊半融化的能量核心殘片。碎片的力量沒有嘗試修復它,而是引導著殘片內部混亂的能量結構,向著一種更穩(wěn)定、更惰性的狀態(tài)“演化”,使其徹底變成一塊無害的、類似普通巖石的東西。
她又找到一段斷裂的、仍殘留著微弱攻擊指令的自動炮臺控制回路。指令碎片的力量滲透進去,沒有刪除指令,而是極其精妙地“重寫”了其目標識別參數,將其指向了一片空曠的虛空。
成功了,但每一次微小的操作,都消耗著她巨大的心力和本就稀薄的力量。這更像是一種對控制力的極限錘煉,讓她在生死邊緣,更加深刻地理解著“演化”的邊界與“重寫”的代價。
同時,她也通過這些殘骸中遺留的碎片信息,拼湊著這片戰(zhàn)場的歷史,以及…“指引者”活動的最新痕跡。一些較新的能量簽名和武器scorchmarks表明,他們近期曾在此進行過清掃或搜尋。這讓她更加警惕,知道自己藏身之處并非絕對安全。
她必須盡快恢復,并找到與林燃、蕓姨重聚的方法。指令碎片之間應該存在某種超越距離的深層聯系,只是她現在太虛弱,無法清晰感知。
“…需要…一個‘放大器’…”她朦朧地思索著,意識掃過周圍的殘骸。突然,她的注意力被一塊不起眼的、鑲嵌在龍骨內部的、布滿奇異結晶的黑色石板吸引。那石板的材質…似乎能輕微地共鳴并放大意識波動?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她心中萌芽。
………
與此同時,林燃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
他追蹤著那微弱的能量尾跡,最終抵達了一個隱藏在小型星云背后的、廢棄已久的自動化資源中轉站。這里早已被遺棄,只有基礎的維護系統(tǒng)和幾個低智能的自動化防御機器人還在按照既定程序運轉。
他利用碎片賦予的空間感知能力,巧妙地繞開了防御系統(tǒng),潛入中轉站核心。這里相對安全,可以暫時躲避追捕,也方便他研究體內的碎片。
“連接”與“定義”…這份力量比他想象的更加霸道。它不僅僅讓他感知空間,更試圖將他同化為空間結構的一部分。有好幾次,他在深度冥想中,差點失去對自我邊界的認知,仿佛要化作一縷永恒的空間波紋。
他不得不將大部分意志用于對抗這種同化,如同在激流中死死抱住礁石。在這個過程中,他對空間的“理解”也在飛速提升。他能“聽”到更遙遠星域的引力漣漪,能“看”到微觀層面的空間褶皺。他甚至嘗試著,利用這份力量,對中轉站內部一個損壞的空間穩(wěn)定器進行了極其精細的“定義”修復——不是物理修理,而是直接“告訴”那片空間,它應該是穩(wěn)定的。
效果顯著,但精神的損耗同樣巨大。
他也嘗試過感知林小雨和蕓姨。對于蕓姨,只能感受到一片模糊的、充滿生機的和諧波動,大致方向與林小雨所在相反。而對于林小雨…她的信號極其微弱,且仿佛隔著一層不斷扭曲的毛玻璃,難以鎖定,只能確定她還活著,狀態(tài)似乎很不穩(wěn)定。
焦慮啃噬著他的內心。他知道“指引者”絕不會放過他們。他必須更快地掌握力量,獲得情報。
他將目標鎖定在中轉站那臺古老的、但仍能連接部分方舟邊緣網絡的通訊終端上。冒著被反向追蹤的風險,他小心翼翼地調動碎片力量,不是直接連接,而是如同最細微的刻刀,嘗試“定義”出一條極其隱蔽的、繞過常規(guī)監(jiān)控的數據通道。
這是一個極其精細且危險的活,如同在雷區(qū)中穿針引線。
數個小時的精神高度集中后,他成功了!一條微弱的數據流悄然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