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如同被踩了尾巴般,猛地向后跳開,純凈的大眼睛里瞬間充滿了驚恐,發(fā)出一聲短促的、如同玉磬敲擊般的輕鳴,轉身就鉆回了藍色水晶灌木叢,消失不見,只留下灌木枝葉還在微微晃動。
林小雨心中一沉。
麻煩來了。
果然,不到片刻功夫,周圍的氛圍開始發(fā)生變化。
原本和諧悅耳的自然之聲,似乎出現(xiàn)了短暫的凝滯。風中帶來了更多審視的“目光”。她感覺到,附近的草木靈韻開始變得“警惕”,一些隱藏在樹林深處、山石背后的、更加強大的生命氣息,開始蘇醒,并將意念投注到他們所在的位置。
他們這些“異鄉(xiāng)客”,尤其是身負“基石”碎片的她,就像一滴落入清水的墨汁,雖然被“世界之種”和“生生不息契”極力淡化,但其本質(zhì)的“異質(zhì)性”,依舊在這個高度敏感而有序的生命網(wǎng)絡中,引起了漣漪。
蕓姨的意念傳來,帶著凝重:“這個世界…很敏感。我們需要盡快找到一處…相對隔絕的地方…適應、修養(yǎng)?!?/p>
林小雨點頭表示同意。他們現(xiàn)在狀態(tài)太差,林燃需要絕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她也需要時間修復軀殼、適應規(guī)則、徹底掌控“基石”碎片,蕓姨同樣需要恢復。暴露在這片看似祥和、實則規(guī)則森嚴的荒野,并非長久之計。
她嘗試調(diào)動“世界之種”印記,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關于青冥地理或棲息地的信息。印記傳來模糊的反饋,指向了一個方向——那是一片位于巍峨青山腳下、靈氣似乎更加濃郁、同時也顯得更加幽深靜謐的區(qū)域。
沒有更好的選擇。
林小雨深吸一口(能量),示意蕓姨跟上。她不再嘗試飛行或快速移動,那會消耗本就寶貴的力量,也可能引起更大的動靜。她只是如同一個真正的、受了重傷的晶石生命(或許在這個世界并不算太奇怪?),沿著地面,緩慢地、盡可能不打擾周圍環(huán)境地,朝著印記指引的方向“移動”。蕓姨則如同一縷輕煙,無聲地漂浮在她身側。
他們的前行,吸引了不少暗中的“目光”。有躲在樹冠中、羽毛如同翡翠的小鳥,有潛伏在溪流石縫里、眼眸閃爍著智慧光芒的銀魚,甚至有一株巨大的、花朵如同人臉的老藤,緩緩扭轉“花盤”,默默地“注視”著他們路過。
這些目光大多只是好奇與審視,并未攜帶明顯的敵意,但那種無處不在的“被關注”感,依舊讓林小雨感到壓力巨大。她能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生靈,其靈性之高,遠超想象。
就在他們即將踏入那片青山腳下的幽深區(qū)域時,前方一株需要十人合抱的、樹皮如同龍鱗的古老巨樹,其粗大的枝干上,光芒流轉,緩緩凝聚出一個模糊的、由光影構成的、類似老者的上半身輪廓。
那光影老者并未散發(fā)出強大的威壓,但其存在本身,就仿佛與周圍的山川林木融為一體,帶著一種歲月沉淀的厚重與威嚴。他(暫且稱之為他)的目光落在林小雨身上,尤其是在她體內(nèi)那團被約束的暗紅色光芒處停留了片刻,然后發(fā)出了蒼老而平和的意念,這意念直接與青冥的規(guī)則共鳴,無需翻譯便能理解:
“異域的生命之源承載者…青冥接納了你們,但并非毫無條件?!?/p>
“前方的‘沉眠林澤’,可暫作你們棲身之所。其內(nèi)自有洞天,能隔絕外擾,滋養(yǎng)殘魂?!?/p>
“然,記住‘青冥’的規(guī)矩:莫要肆意掠奪生機,莫要擾亂循環(huán)平衡,莫要釋放不應存于此世之力?!?/p>
“好自為之?!?/p>
說完,那光影老者便緩緩消散,重新融入了古樹之中,仿佛從未出現(xiàn)過。
林小雨和蕓姨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意念中的凝重。這顯然是“青冥”世界意志,或者說其某個區(qū)域守護者的直接警告與指引。
“沉眠林澤”……
他們望向那片幽深之地,那里古木參天,霧氣氤氳,靈機雖濃,卻帶著一種沉睡般的寧靜。
那里,將是他們在這片陌生天地的第一個“家”,也是他們修復傷痕、積蓄力量、并開始真正理解“青冥”法則的起點。
前路依舊未知,但至少,他們有了一個可以暫時喘息的方向。傷痕依舊在低語,希望的火苗也仍在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