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率全家入城,領導高陽軍民抗擊清軍,經(jīng)過一天的激戰(zhàn),炮石竭盡,清軍終于登上了城墻。
這時孫承宗正坐在北面城墻上,還在高呼放炮,他的仆人南州與登城之敵搏斗,雖手刃數(shù)人,但終被清軍砍倒。
孫承宗也隨之被俘,孫承宗向北面的京城遙拜后,厲聲吩咐清兵取一白綾,從容自縊。
在此前后,孫承宗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八個侄子孫以及三十余名婦孺或戰(zhàn)死,或被俘后遇害,只有六子孫鈰之子——六歲的孫之澧及其母躲藏于草叢中而逃生。
為此大明支柱倒塌一個,盧象升將會是下一個崩塌的支柱,大明,沒救了。
這時候的顧臨淵才發(fā)覺指揮一場大戰(zhàn)的艱難,要考慮地形,兵員,環(huán)境,天氣等影響,還要判斷敵方的下一步的計劃,如果真像其他穿越小說中寫的那樣最好,大軍直接碾壓,無敵之姿稱霸全場。
但是現(xiàn)實就是最近半個月,顧臨淵甚至很少走出參謀室,而是和所有的參謀部人員不停的計算和規(guī)劃防御方案,如何用最小的損失造成敵方最大的傷亡。
僅僅是路線規(guī)劃就一直不停的做改動,沒辦法,對方騎兵太過迅速,等到己方收到消息最快也是兩天之后,消息的滯后性,讓顧臨淵和參謀部的計劃都會有所變動,顧臨淵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什么叫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無奈感。
這時候要是能有一部無線電臺最好了,可以立即得知敵方的動向,可以更加從容的應對敵方的動作,現(xiàn)在啥也不是。
“吩咐各團長,該到我們了,步兵按照預定方案到達指定地點,京師肆虐完成后,下一步就是山東了,輪到我們的主場了。”
顧臨淵看著地圖還有韃靼下一步的進攻圖,濟南是救不了了,步兵的機動能力比不上騎兵,只能在預設好的地點埋伏。
“馬上十二月了,留給我們準備的時間不多了,各步兵營的騎兵連全部給我撒出去,指揮部前移,派兵進入鄒縣,如果當?shù)貏萘Ω易钃?,直接我給拿下?!?/p>
顧臨淵一道道的命令下發(fā),這時候也不管朝廷的體面了,山東如果淪陷,那么顧臨淵將陷入被動,而且他阻止不了那么多的韃靼騎兵入侵,能保護一半的山東已經(jīng)是他盡力了。
而鄒縣就是顧臨淵劃下的底線,他要韃靼在此止步,如果沒有顧臨淵,此次韃靼入侵將使山東徹底淪陷,海州也受到侵擾,鄒縣正好是顧臨淵選取的最佳地方。
鄒縣不是大城,只有一條主路通往其他城鎮(zhèn),而鄒縣就是坐落在這主路上,要想繼續(xù)南下,鄒縣韃靼必須攻下,而且鄒縣周圍都是山區(qū),十分適合埋伏,顧臨淵就是要在此阻敵。
韃靼往東走就是海邊,屬萊州府管轄,那里有登州衛(wèi)和威海衛(wèi)兩支軍隊,雖然戰(zhàn)力不行,但是守城還是可以的。
此次鄒縣顧臨淵派遣了兩個步兵團,兩個炮營,還有兩個長弓營,火槍營也在其中,足足三萬人,顧臨淵直接拿出了六成的家底,預備役的訓練還沒結(jié)束,這些暫時不能算作戰(zhàn)力。
隨后顧臨淵又分出一萬士兵隱藏起來,至此,盧山所有士兵都開始準備起來。
喜歡掘明請大家收藏:()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