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海州城已然變得不同,顧臨淵并未趕走福蘇商行,而是實行了收稅。
就連誠隆商行也實行收稅政策,其他的地方顧臨淵管不到,但是海州城是可以的。
成立了一個稅務司,專門收取海州各個商鋪酒樓的稅收,稅務司的成立,成員主要都是那些受傷無法繼續(xù)當兵的。
他們都經(jīng)過系統(tǒng)化的培訓,也都是識字。
所以他們最適合收稅,稅務司也包含了海關,所有從海州碼頭入境的商船都要檢查,除了糧食,奢飾品,如絲綢等都需要繳稅。
海州因此還搬走了不少商鋪,但是顧臨淵并沒有停下,所有人員戶籍重新核查,如果有不愿的顧臨淵也不強留,海州是要作為大本營的存在。
顧臨淵用上次和其他地方的世家售賣的百萬銀兩,讓城外的流民開荒種地,另外修繕城墻和道路,可以說間接的養(yǎng)活了幾萬流民。
經(jīng)過幾個月的改造,海州也算是煥然一新,之前的人臉上呈現(xiàn)出的是麻木,現(xiàn)在有了希望。
海州城內(nèi),道路整潔,地面都是青石板鋪成的主路,寬敞而又明亮,城外的流民經(jīng)過顧臨淵安排的開荒,挖渠,也都擁有了自己的土地。
這些新開的土地的稅收顧臨淵免去了他們?nèi)甑亩?,海州其他地主的土地,顧臨淵則是按土地多少收稅,這也引起了海州地主的極力反抗,但是都被顧臨淵鎮(zhèn)壓,該殺的殺,該入獄的入獄,一時間,所有海州士紳敢怒不敢言。
至此,海州城的改革也算完成了一半。
精鹽也在兩個月內(nèi)成功制作出,開始售往大明朝。
單是每月的精鹽售出的利潤就給顧臨淵帶來了二十萬兩的收益,這還是受限于曬鹽場地的原因,產(chǎn)量有限。
在這期間,顧臨淵讓士兵開始剿匪,方圓百里,顧臨淵要確定好安全范圍,凡是入境海州城百里范圍內(nèi),如遇劫匪,海州城全力剿匪。
短短時間,海州因為各種政策的改革而名傳大明,但是也相應的遭受了地主階級的抵制。
朝堂上針對顧臨淵的彈劾奏折每天都要來上一些,可以說顧臨淵是觸及了他們的利益,崇禎也是因此心情變好,因為顧臨淵遭受了官宦世家的抵制,這讓他們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也就斷了發(fā)展壯大的可能。
崇禎也不理會這些,他們的奏折越多,顧臨淵面臨的處境就會越發(fā)艱難,把顧臨淵鎖死在海州城,也是好處多多,這些奏折全部被擱置在一旁。
崇禎甚至期待滿朝文武全部抵制顧臨淵,這樣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顧臨淵還如何發(fā)展壯大。
這一切,遠在海州的顧臨淵并不知曉,而是繼續(xù)推進改革,尤其是土地,顧臨淵讓稅務局的人專門去催收,光是收到的糧食就有兩萬石之多,還有其他折合成現(xiàn)銀的總計八萬兩。
海州城附近甚至出現(xiàn)了土地拋售的現(xiàn)象,顧臨淵則是低價全收,然后分給了無土地的農(nóng)戶。
這些土地顧臨淵已經(jīng)聲明全部歸為海州官府所有,任何個人不得買賣土地,如有買賣直接收回。
另外還給這些土地免了一年的稅收,一年后只收取三成稅,其余七成產(chǎn)量皆歸種植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