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方實驗和前世參考,終于做出了一份簡易的人工車床。
鉆桿這方面也沒有辦法,顧臨淵也想用好東西,但是實在是找不到替代品,最多廢一些鉆桿。
“好了,剩下的你們自己制造吧,一定要確保每一根槍管的質量,并打上鋼印,這是要追究到每個人的。”顧臨淵還是開口警告道。
這燧發(fā)槍以后是要上戰(zhàn)場的,顧臨淵不會拿士兵的命做賭注。
顧臨淵看著上工的工匠,按照目前進度,兩天可以完成一把燧發(fā)槍的制作。
顧臨淵則整理一下腦海中關于雷汞的制作方式,還有硝化棉,這些是以后后裝定裝彈的必須品,沒有這些,后世的子彈根本沒法造出。
但是這些又需要最重要的一樣,那就是酸。
酸和汞在這個朝代來說都是劇毒,尤其是合成雷酸汞的時候,稍有不注意便會爆炸,這個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現(xiàn)在安河村小學的學生一年間知識補充也不可能到中學。
指望工匠他們制作,還不一定要死多少人,而且九成概率不會成功。
為何別人都是大殺四方,什么定裝子彈,什么無敵98K,僅僅是優(yōu)化火藥,制造槍管的實驗,顧臨淵都快搞的神經質了。
更別提什么手雷,這種靠引線引爆的永遠不安全。
顧臨淵仔細分析了一會兒現(xiàn)有的材料是否能做到,但是算了算設備,絕望的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后世子彈,無異于癡人說夢,難于登天。
化學原料、化工設備、分析檢測、精密加工、理論支持等,這些包含的項目太多了,僅僅是原料,高純度濃硝酸、濃硫酸、乙醇、汞、甘油、棉花(脫脂處理)這些都不存在。
這讓顧臨淵更加珍惜安河村小學里的學生了,他們是未來的基礎。顧臨淵打定主意,后續(xù)加強安河村小學的安保,誰若動他們,等于和顧臨淵作對。
現(xiàn)在的燧發(fā)槍已經是大明朝最巔峰的火器了。
既然質量不行,先用數(shù)量頂上,燧發(fā)槍再怎么說也是槍,兩百步還是能打穿皮甲的。
數(shù)量一多,如果有千人,那么騎兵沖鋒的時候也要掂量掂量。
看著后世子彈和槍暫時造不成,那就整理標準,只有標準化的流程,才能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掌控。
隨后顧臨淵開始書寫標準流程,針對的就是火藥和槍支制作管理:
濕法造粒:強制使用濕混+造粒工藝,提升威力、安全性、防潮性。
顆粒分級:用不同篩網控制藥粒大小,適配槍炮。
精密鉛彈:制造高精度合模模具,生產球形鉛彈。
含彈紙:推廣用油紙包裹彈丸,提升氣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