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海州鋪設線路的同時,兵工廠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花費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兵工廠高級工匠已經造出了顧臨淵需求的換向器。
顧臨淵讓研究院的人開始研制直流發(fā)電機,說是研制,其實就是在現(xiàn)有交流發(fā)電機上進行改造。
用了一周的時間,研究院就給出了直流發(fā)電機。
有了直流發(fā)電機后,氯氣生產速度明顯加快了太多,顧臨淵讓兵工廠繼續(xù)造直流發(fā)電機所需的換向器。
工業(yè)化制取氯氣離不開直流發(fā)電機,氯氣生產速度快,那么氯酸鉀就可以得到最高的生產效率,無煙火藥就可以大量生產炮彈就不再受火藥不足的制約。
現(xiàn)在研究院已經不再需要顧臨淵時時刻刻的指導,他們大部分已經有了自主研發(fā)的精神,而這正是顧臨淵想要看到的。
研究院那邊也給出了鋼鐵的材料韌性提高的辦法,看了報告后,顧臨淵也算是明白了,大明境內的鋼鐵如果作為黑火藥的發(fā)射器沒有問題。
但是還是無法承受高膛壓,鋼鐵原料中的雜質有些多,這些鐵礦雖然經過精煉,但里面還是含有硫等雜質,這些會引起鋼鐵脆性增加,也是造成槍管炮膛不耐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院也給出了最佳的辦法,就是提高鋼鐵純度,消除雜質。
最新的新式槍管還有炮擊炮都用到了研究院給出的除雜方式,新造的一批明中式步槍可以擊發(fā)六百發(fā)左右,槍管才有裂痕。
研究院材料科那邊正在研究更加耐磨、有韌性的鋼材,里面的合金顧臨淵也告訴了他們,如何制作,顧臨淵也不清楚,讓他們自行研究。
海州的瘟疫已然得到了些許緩解,但是出了顧臨淵的轄區(qū),瘟疫已然蔓延,隱隱有控制不住的趨勢,事情正如顧臨淵猜想的那樣,朝堂已經無力管控。
倒是蝗災已經開始逐漸消弭,已經是崇禎十四年九月,秋天了,蝗蟲已經漸漸消減了,顧臨淵立即讓百姓盡量補種糧食。
之前顧臨淵讓百姓們大規(guī)模的種植番薯也得到了收獲,也算是養(yǎng)活了無數(shù)的百姓。
這段時間,海州的碼頭又擴大了一倍有余,海商往來的太多,不止鄭芝龍的船隊,所有想要和大明做生意的海商幾乎都來到了海州。
至于之前崇禎為了賺錢開放的福建地區(qū),并沒有多少人愿意過去。
海州已經隱隱有了工業(yè)化的趨勢,工坊中沒有蒸汽機,都不好意思說是工坊,就連鐵匠鋪都有打鐵的蒸汽機。
現(xiàn)在海州的貨幣是發(fā)行到了天下,以前大量交易都是白銀,現(xiàn)在異族的海商都是用著顧臨淵發(fā)行的貨幣。
剛開始這些異族之人還在埋怨,通過貨幣購買物品出奇的順利,這也讓他們喜歡上了這貨幣,尤其是這貨幣十分精美,還可以防腐蝕,哪怕放在船上飄洋過海,也是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顧臨淵的新式貨幣甚至在海外都有受眾,琉球的葡萄牙人也喜歡用新式貨幣在大明境內購買。
除了農民軍等亂象叢生的地區(qū),如江南和京師等地,顧臨淵的新式貨幣受眾還是挺多的。
京師等地在官府明面上不允許百姓等使用,但是不少人已經偷偷積攢著,私下的交易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