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道旁的神秘洞眼
2021年12月7日,浙江省嵊州市郯城村527國道施工現場,挖掘機司機老王正準備對一處小土坡進行平整作業(yè)。當鏟斗即將落下的瞬間,他突然注意到坡頂有一個奇怪的"洞眼"。這個洞眼直徑約70厘米,邊緣整齊,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更讓他感到奇怪的是,洞眼周圍散落著一些碎瓷片,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古樸的光澤。
"這會不會是。。。"老王心里咯噔一下,立刻關掉了挖掘機的引擎。作為本地人,他聽說過附近山上有古墓的傳聞,但從未親眼見過。他小心翼翼地走近那個洞眼,一股潮濕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俯身細看,洞內似乎有回填的痕跡,但仍然能看出是人工挖掘的。
老王不敢輕舉妄動,立即聯(lián)系了工地負責人。很快,消息傳到了嵊州市公安局長樂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后,初步判斷這可能是一個盜洞。這個線索很快引起了局領導的高度重視,立即聯(lián)系了嵊州市文物保護中心的專家前來鑒定。
嵊州市文物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后,仔細查看了洞眼和周圍的環(huán)境。他們在洞眼周圍發(fā)現了一些探針眼,這是盜墓者常用的探測工具留下的痕跡。經過初步鑒定,工作人員判斷這是一個西漢時期的古墓葬,已經遭到了非法盜掘。
這個發(fā)現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嵊州,古稱"剡",秦漢時期就已建縣,西漢時期這里已經相當繁榮,有一定規(guī)模的人口聚集,地下埋藏著豐富的文物??脊殴ぷ髡咴谶@里發(fā)掘出印山越王大墓等著名古墓,因此這片土地下的文物價值不可估量。
嵊州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1207"專案組,同時協(xié)調文物、交通、住建、國土、檢法等單位組建成立聯(lián)合工作組,一場保護文物、打擊犯罪的戰(zhàn)役就此拉開序幕。
二、現場勘察的艱難突破
專案組迅速派遣技術人員前往現場進行勘察。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現場位于國道施工工地附近,車輛和人員出入頻繁,環(huán)境條件非常復雜。而且,距離盜墓者作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多久,誰也不知道,現場很可能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
"因為環(huán)境條件不佳,整個勘察過程花了整整一個上午。"刑偵大隊技術中隊民警吳楠回憶道。盡管困難重重,技術人員還是進行了"地毯式"取證,對每一塊瓷片、每一個塑料袋都進行了拍照、提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物品。
勘察過程中,民警們發(fā)現洞眼周圍的土壤松軟、新鮮,這意味著盜掘發(fā)生的時間并不長,最多不超過一個月。這個發(fā)現讓專案組松了一口氣,一個月內的人員出入排查雖然工作量大,但總比毫無頭緒要好。
技術人員在現場發(fā)現了三個煙蒂和一只被丟棄的手套,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很可能成為破案的關鍵。同時,他們還注意到盜洞的形狀和大?。洪L約1。5米,寬0。6米,深度約1至2米,剛好可以容納一個人進出。這種規(guī)格的盜洞,通常是由專業(yè)盜墓者挖掘的。
"這些土看起來很松軟、新鮮,應該剛盜掘沒多久,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文物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分析道。這一判斷為專案組提供了寶貴的時間范圍,大大縮小了偵查范圍。
隨后,文物保護中心的專家們對現場進行了進一步勘探,確認這是一個西漢時期的古墓葬。他們在盜洞周圍還發(fā)現了一些陶瓷碎片,這些碎片上的雕刻花紋與現代制品有明顯區(qū)別,具有典型的漢代風格。
"可能是西漢時期的古墓葬,已被非法盜掘。"經過中心工作人員初步鑒定后,12月7日,這起盜墓案正式成立專案組,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文物保衛(wèi)戰(zhàn)正式打響。
三、神秘的"邵老六"浮出水面
現場勘察的結果為案件偵破帶來了曙光。通過對現場提取的生物檢材進行分析,一個名叫"邵老六"(化名)的人出現在了比對系統(tǒng)里。該男子有盜墓前科,且沒有固定工作,這讓他成為了重點懷疑對象。
專案組立即對邵老六展開了深度調查。通過排查現場外圍近一個月的監(jiān)控視頻,邵老六的身影果然出現在了監(jiān)控畫面中。更令人驚訝的是,警方發(fā)現邵老六還牽扯到另外4個團伙,涉及兩省多市,這意味著這不是一起簡單的單獨作案,而是一個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犯罪網絡。
"我們對邵老六進行深度排查,發(fā)現他還牽扯到另外4個團伙,涉及兩省多市。"專案組負責人王建鋒回憶道。經過兩個月的前期調查,警方鎖定了20多名犯罪嫌疑人,一個以邵老六為首的盜墓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通過進一步調查,警方發(fā)現邵老六真名為邵波,是浙江寧波人,曾因盜掘古墓被判刑三年。2021年11月至12月期間,他多次前往嵊州,同行的還有上虞的羅某和余姚的張某,而張某同樣有著盜掘古墓的前科。
與此同時,警方還發(fā)現了一輛可疑的白色轎車。據村民反映,近期有外地牌照的車輛多次出入村子,其中一輛白色轎車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通過查看村莊路口的公共場所視頻,警方很快鎖定了這輛浙b牌照的白色車輛,而車主正是邵波。
警方發(fā)現,這輛白色轎車在案發(fā)前后多次出現在案發(fā)現場附近的村莊,從視頻中可以依稀看到副駕駛和后排各坐了一個人,分別是羅某和張某。這三名有過盜墓前科的男子頻繁出現在案發(fā)地點附近,他們的嫌疑越來越大。
然而,僅僅有這些證據還不足以確定他們的罪行。專案組需要更加確鑿的證據,而這時,現場提取的煙蒂和手套的檢測結果也出來了,這些生物檢材的dNA與邵波的完全匹配。這一發(fā)現讓專案組興奮不已,邵波等人的犯罪嫌疑幾乎可以確定。
隨著調查的深入,專案組發(fā)現這個犯罪團伙的組織結構相當嚴密:其中一個是出資的老板,通常不會參與盜掘活動,因為盜掘是一個費體力、費時間的活兒;下面有2到3個人具體實施盜竊工作。老板會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古墓信息,有些村子的村志會記錄以前村里名門貴族的墓葬情況,他們就從這些資料中尋找線索,然后組織人員,出錢實施盜掘。
在這個團伙中,邵波扮演著重要角色。他不僅參與盜掘,還負責聯(lián)系買家銷贓。據警方統(tǒng)計,期待和邵波合作的人數多達40余名,這說明他在盜墓圈內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
四、春節(jié)前的秘密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