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發(fā)之前:一個普通女孩的最后時光
刁于1976年3月出生于江蘇省姜堰市沈高鎮(zhèn)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刁勝民,姐姐刁愛云,家庭條件并不寬裕。
刁小學時成績優(yōu)異,到了初高中成績有所下降。1994年,18歲的刁第一次參加高考失利,進入姜堰育英學社復讀。
1995年,19歲的刁第二次參加高考,但成績仍不理想,距離南大分數(shù)線相差3分。后來,在姐姐刁愛云的公公托關系后,刁被南大信息管理系現(xiàn)代秘書與微機應用專業(yè)成教脫產班錄取。
刁的成教班開學較晚,學習與生活相對管理比較松散。大約在1995年9月26或27日,姐姐和姐夫把她送去學校報到。
刁入住南大南園宿舍4舍217室(8人間)。她性格內向、文靜、孤僻,喜歡獨處,朋友不多。跟熟悉的人比較容易溝通,但面對于不喜歡的人她不怎么開口。
刁平時說起話來,嗓音稍啞,語速偏快。她喜歡看書、聽流行歌曲、詩歌,有時會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寫成"刁愛卿"。
她的高中好友李季月回憶,刁極其愛書,如果誰把她的書弄丟了、破了或者皺了,刁會生悶氣,以后她便再也不愿借書給那人看。
1996年1月7日(星期日),刁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參加姜堰高中好友的20歲生日聚餐。當晚,刁并未回校,而是與好友同住,次日返校。
1月8日(星期一),刁回到南大后,大部分時間在宿舍內睡覺。據她閨蜜反應,刁在高中時若痛經就會請假在宿舍睡覺。
1月9日(星期二),"與刁同宿舍的女孩違規(guī)使用電磁爐被發(fā)現(xiàn),老師要求均攤罰款100元,刁當時是宿舍長"。盡管有說法稱罰款金額可能只是2-5元,但這一事件還是讓刁心情不佳。
中午,刁在逸夫樓上計算機課時,中途離開,回到了宿舍。下午,室友去上課時看見刁"因身體不舒服",在床上呆著,依然沒去上課。
傍晚5點左右,刁告訴室友她要出去一下,并鋪好了床上的被子,擺出了要回來休息的樣子。這是她留給室友的最后一句話。
刁出門時穿了一件藏青色帶帽短呢風衣,前胸和肩膀上有大片紅色。她從南大南園宿舍區(qū)的小粉橋側門離開,消失在寒冷的夜色中。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出去竟成了永別。
五、全面排查:警方的艱難調查
確認受害者身份后,南京警方立即展開了大規(guī)模調查。
據一位曾參與本案調查的警官回憶,當年各種刑偵技術并不完備,dNA技術也不成熟,法醫(yī)只能確認受害人為女性。直到后來警方偵查時發(fā)現(xiàn)受害人的頭顱和衣物并重組了尸體后,才確認了受害人是刁。
南京為本案投入了大量警力,據一位警察回憶,當時南京大多數(shù)警察都以各種形式參與到本案的調查中。南京市警方高度重視,并成立了專案組進駐南大,當時附近幾乎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盤查。
根據刁最后出現(xiàn)的地點和時間,警方確定她的失蹤范圍主要在南大附近的青島路一帶。然而,1996年的南京街頭并沒有如今遍布的監(jiān)控攝像頭,警方只能依靠走訪排查。
警方對曾出現(xiàn)在拋尸地點的人都進行了逐一調查。根據兇手的作案手法,警方推斷兇手很有可能是醫(yī)生或者屠夫,因此重點調查了涉案范圍的該兩類人員。
專案組還對南大校內的師生進行了深入調查。一位老師回憶稱,當時警方劃定了嫌疑人的大概特征:"一是單身中青年男性,身體很強壯,而且有單身宿舍,有爐子和刀等器具;二是情感生活受到過挫折,精神有偏執(zhí)的傾向"。
經過排查,警方發(fā)現(xiàn)刁愛青的社會關系相對簡單,為人孤僻,喜歡獨來獨往,沒有戀愛和與人結仇的情況。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據刁的室友反映,她可能在書店認識過什么人。
警方抓住這一線索,對刁愛青在書店認識有過接觸的人都進行了解和調查。據說,警方后來找到了刁最后認識的那個人,但經過詳細調查,這個人被排除了嫌疑。
此外,警方還對附近的居民進行了地毯式的搜查。由于尸體被肢解得太碎,加上被煮過,很多痕跡都沒有留下。但法醫(yī)還是通過刁的內臟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刁應該不是失蹤當天被人殺死,而是在失蹤幾天后死亡。
死亡時間大約在1月14日至1月16日之間。更令人震驚的是,在內臟檢查中發(fā)現(xiàn),在刁沒有死亡的這幾天,她應該沒有進食過東西。
這一發(fā)現(xiàn)讓警方推測,刁在失蹤后的幾天里可能被囚禁了。然而,由于缺乏進一步的證據,這一推測無法得到證實。
六、未解之謎:案件的重重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