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作案的機動性,他們先在廣州竊得一輛紅色夏利車。然后通過彭國禮將駐漢某部"K46-1008"軍車牌照改為"K43-1008",掛在車上。
1992年7月,劉農(nóng)軍一伙先后兩次到開封博物館偵查情況,并合謀制定了作案計劃。為了保證作案后能迅速逃離現(xiàn)場,劉農(nóng)軍等覺得夏利車車速太慢,于是又盜走了開封市機電公司正出賣的白色桑塔納轎車。
9月2日,劉農(nóng)軍等三進開封博物館踩點,他們繪制出詳細的展廳文物分布圖和路線圖,伺機作案。
劉農(nóng)軍指使手下在福建購買了與開封博物館同樣類型的報警器,偷偷進行了多次試驗,找到了破解報警器的高科技手段。
在到開封之前,劉農(nóng)軍又收聽了中長期天氣預報,避開了下雨天,這樣就不會留下更多痕跡。
2。3精心選擇的作案時機
1992年9月16日,天空布滿陰霾,他們帶著作案工具,駕車離漢赴汴,17日駛?cè)腴_封市區(qū),到博物館觀察情況,發(fā)現(xiàn)無異常變化后,即竄至蘭考縣縣委招待所養(yǎng)精蓄銳。
是夜9時30分,劉農(nóng)軍一伙從蘭考潛回開封,在博物館周圍窺伺動靜。
9月18日凌晨1時許,他們將"K43-1008"轎車停在包公湖中坑南岸的加油站北墻外,劉農(nóng)軍和劉進龜縮車內(nèi),用對講機遙控指揮;文西山和李軍翻墻入院,撬窗入室,實施作案。
凌晨5時許,室內(nèi)撬盜完成,劉進即開車至博物館北圍墻外接應,將盜得的文物放置在轎車后備箱后,立即逃竄。
三、警方行動:千里追蹤的偵破過程
3。1成立專案組與初步偵查
案發(fā)后,開封市立即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福潤和市公安局黨組書記吳國強為指揮員的偵破"9·18"特大文物盜竊案指揮部;河南省公安廳成立了以王濟晟副廳長為組長的偵破"9·18"協(xié)調(diào)組。
全省公安干警緊急動員,以刑警支隊力量為主,從市區(qū)各公安分局直屬科室以及交警大隊、治安大隊等調(diào)集了200余名精兵強將,各路辦案高手、偵查精英,齊集一堂。
經(jīng)過對現(xiàn)場初步勘查情況的分析以及對當前國際文物走私大氣候的把握,指揮部迅速制定了"立足開封,面向全省,輻射全國,伸向海外"的偵查方針。從現(xiàn)場勘查、物證排查、走訪調(diào)查、贓物控制、社會發(fā)動五個方面入手,將參戰(zhàn)干警分兵五路,以物找人,全面出擊。
3。2重要線索的發(fā)現(xiàn)與追蹤
博物館職工李娟和在此值勤的武警戰(zhàn)士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9月初,有兩個住在東京大飯店的年輕人曾三次到博物館參觀。其中一個自稱"武漢大學教授",說來開封參加"黃河中下游研討會"。第一次是9月1日下午2點多鐘,"武大教授"獨自一人到館,進展廳前與武警和館內(nèi)職工聊了會天,詢問了一些博物館內(nèi)夜間值班的看護情況。交談過后參觀了"明清宮廷用品展",他好像懂文物,看得非常入神,在廳內(nèi)停留一個多小時。
第二次是9月3日下午2時許,"武大教授"帶一身高1。70米左右的男子再次來館參觀,因下午學習不開放,倆人沒有進展廳,只在外側(cè)參觀了"石刻廊"。
第三次是9月17日上午,"武大教授"再帶一男青年第三次進館到一樓北展廳參觀"明清宮廷用品展"。
經(jīng)警方調(diào)查,證實9月初開封根本沒有召開過什么"黃河中下游研討會"。
3。3排查與鎖定嫌疑人
根據(jù)這條線索,警方迅速對全市285家賓館飯店,招待所和旅社展開地毯式排查,最終在距開封博物館僅200米的東京大飯店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
在距開封博物館200米斜對面的東京大飯店查到,9月2日,有四個來自武漢的男子來此投宿,于9月7日離店。其住宿登記為:李軍,男,28歲,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武漢鐵路分局。唐國強,男,32歲,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武漢鐵路分局。陳納德,男,32歲,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武漢鐵路分局。另一人沒有登記。
經(jīng)查問,武漢鐵路分局并沒有在飯店登記的李、唐、陳三人,他們的身份證是假的。偵查員在與博物館斜對面的迎賓飯店的住宿登記簿上也查到,9月2日李軍、唐國強、陳納德的住宿登記,其身份證號碼與在東京大飯店所填一致,但登記后未在此住宿。
根據(jù)鄭、汴兩地飯店賓館服務人員以及開封機電公司職工提供的李軍、陳納德等人的體貌特征,專案指揮部對李、陳等4人進行了模擬畫像。經(jīng)李娟和武警戰(zhàn)士辨認,陳納德即是"武大教授"。
3。4白色桑塔納轎車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