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雙重審判上訴的復雜程序
2021年,在dNA證據(jù)的支持下,檢方根據(jù)2003年的法律改革,向英國上訴法院提出了雙重審判申請,要求撤銷1976年的無罪判決。這一過程并不簡單,需要滿足嚴格的法律標準。
根據(jù)2003年的法律修改,只有在滿足以下條件時才能申請撤銷無罪判決:存在新的、強有力的證據(jù);案件涉及嚴重犯罪(如謀殺、強奸或某些恐怖主義犯罪);并且重新審判符合公共利益。此外,還需要由檢察總長親自批準申請,確保每一個案件都是公平的且符合公眾利益。
在麥格羅里案中,著名王室法律顧問湯姆·利特爾(tomLittleKc)為皇家檢察署提供了專業(yè)建議,并親自提出了雙重審判申請。2021年,上訴法院批準了這一申請,撤銷了1976年的無罪判決,麥格羅里被重新起訴謀殺和強奸罪。
4。2重審過程中的挑戰(zhàn)
麥格羅里的重審并非一帆風順。原定于2022年3月在老貝利(oldbailey)舉行的審判因麥格羅里突然生病而被迫中止。這位當時已74歲的老人在庭審開始幾天后因健康問題無法繼續(xù),審判不得不延期。
當審判最終于2022年12月在亨廷登皇家法院(huntingdoncrowncourt)重新開始時,麥格羅里通過視頻連線出庭。盡管健康狀況不佳,他仍然堅持不認罪,聲稱自己是無辜的。
在重審過程中,檢方不僅出示了新的dNA證據(jù),還重新審視了原始案件中的證據(jù),包括那張將麥格羅里與犯罪現(xiàn)場聯(lián)系起來的紙條。這些證據(jù)共同構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案件,最終說服了陪審團。
五、最終判決:遲到的正義
5。1陪審團的裁決
2022年12月19日,經(jīng)過兩個星期的審判和僅僅一個多小時的審議,陪審團一致裁定丹尼斯·麥格羅里犯有謀殺和強奸罪。這一裁決標志著近50年的司法歷程終于畫上了句號。
陪審團的迅速裁決表明,他們對證據(jù)的可信度和充分性沒有任何懷疑。正如皇家檢察署在案件結束后所說:"警方收集的進一步證據(jù),以及檢方在審判中使用的證據(jù),使陪審團確信他犯下了這些罪行。"
5。2量刑與懲罰
2023年1月13日,75歲的麥格羅里再次通過視頻連線出現(xiàn)在亨廷登皇家法院,接受法官布萊恩(bryan)的量刑。布萊恩法官判處麥格羅里終身監(jiān)禁,最低刑期為25年零126天。
在宣判時,布萊恩法官毫不留情地指出,麥格羅里對杰奎琳的攻擊是"極其殘忍和暴力的",他"毫無疑問地意圖殺害她"。法官還評論道:"任何男人如何能對一個15歲、對他沒有任何傷害的孩子施加如此性和身體上的傷害,這讓人無法理解。"
考慮到麥格羅里的年齡和健康狀況,法官的判決實際上意味著他將在監(jiān)獄中度過余生。這一結果被廣泛視為對杰奎琳及其家人的遲來的正義。
六、案件解析:科技、法律與正義的交織
6。1dNA技術在冷案中的應用
麥格羅里案是dNA技術如何改變刑事司法的典型案例。在案件發(fā)生時,dNA分析技術尚未發(fā)明,而到2019年重新調查時,這一技術已成為刑事偵查的強大工具。
dNA證據(jù)的可靠性和獨特性使得它成為許多冷案重啟的關鍵。在麥格羅里案中,dNA證據(jù)不僅提供了強有力的定罪依據(jù),還幾乎完全排除了誤判的可能性。這種"一錘定音"的證據(jù)類型對于多年前的案件尤為重要,因為此時其他證據(jù)可能已經(jīng)丟失或變得不可靠。
然而,dNA技術也并非完美無缺。在某些情況下,dNA樣本可能被污染,或者分析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錯誤。因此,在依賴dNA證據(jù)時,仍需結合其他證據(jù)進行綜合判斷。
6。2雙重審判改革的爭議與影響
麥格羅里案也是英國雙重審判法律改革的重要案例。2003年的法律修改允許在特定條件下對已無罪釋放的人進行再審,這一改革在英國法律界引起了廣泛爭議。
支持者認為,這一改革使司法系統(tǒng)能夠糾正明顯的錯誤,特別是在嚴重犯罪案件中。反對者則擔心,這會破壞法律的穩(wěn)定性和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可能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