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舜同期,李俊與賀雪梅夫婦在西昌政壇構建起龐大勢力。李俊2006年任西昌市長,2013年升任市委書記,主政一方達14年;賀雪梅從高校教師起步,歷任西昌副市長、州統(tǒng)計局局長等職,最終執(zhí)掌涼山州金融工作局。
兩人2009年結婚前,曾在西昌市委共事兩年(李俊任市長,賀雪梅任副書記),這種“職場+婚姻”的雙重綁定,使其權力觸角覆蓋行政、經濟、人事等關鍵領域。
4。2夫妻店式的腐敗模式
二人構建起“前臺操作+后臺審批”的貪腐流水線:賀雪梅負責對接商人、收受好處,李俊則利用市委書記職權拍板決策。據(jù)判決書顯示,賀雪梅單獨或與李俊共同受賄達1496。57萬元,其中1010萬元是利用李俊影響力所得,且均以現(xiàn)金形式藏匿于家中或都江堰別墅。
這種分工既規(guī)避了直接權錢交易的風險,又提高了“辦事效率”,形成“商人找賀雪梅遞話,李俊在會上定調”的默契流程。
4。3公共資源的私人變現(xiàn)
其貪腐領域遍及重大工程、土地出讓、財政資金等。2012年,賀雪梅通過李俊干預招投標,為商人梁季承攬市政工程,分三次收受好處費210萬元;2018年,在東西海三河水環(huán)境整治項目中,為幫助施工方解決融資難題,賀雪梅促成項目納入財政部ppp庫,先后10次收受朱鵬所送800萬元。
這些操作將民生工程異化為“搖錢樹”,導致部分項目因資金挪用而進展遲緩,群眾怨聲載道。
五、葬禮斂財:230萬禮金的腐敗密碼
5。1違規(guī)操辦的天價葬禮
2020年,一封舉報信直指賀雪梅在父親去世后,未按規(guī)定報備便大辦喪事。調查組介入后發(fā)現(xiàn),這場葬禮堪稱“權力變現(xiàn)現(xiàn)場”:賀雪梅安排專人在靈堂旁設“禮金登記處”,因現(xiàn)金過多,收禮人不得不回家取來行李箱裝載,最終斂財達230萬元。
這筆遠超正常人情往來的巨款,引起紀檢機關高度警覺,成為撕開其腐敗網(wǎng)絡的突破口。
5。2禮金背后的利益圖譜
調查顯示,送禮者多為有求于李俊夫婦的商人與官員:某建筑公司老板送20萬,次年便中標市政項目;某區(qū)縣局長送10萬,不久后調任實權崗位。這些“份子錢”實則是“預付款”,用以換取未來的權力關照。
更諷刺的是,賀雪梅在單位還以“清廉”自居,曾在大會上批評“借機斂財”行為,這種雙面表演直至案發(fā)才被戳穿。
5。3由點及面的偵查突破
專案組以禮金名單為線索,順藤摸瓜排查每筆款項的來龍去脈,逐步勾勒出賀雪梅的“腐敗朋友圈”:涉及商人23名、官員17名,形成以李氏夫婦為核心的利益共同體。
這場看似普通的葬禮,最終成為撬動整個西昌腐敗窩案的支點,彰顯了紀檢機關“小切口查大問題”的辦案智慧。
六、工程掮客:權力網(wǎng)絡的中間節(jié)點
6。1肖斌的“仕途捷徑”
西昌市原副市長肖斌,堪稱官場“鉆營教科書”。2007年在北工業(yè)園區(qū)籌備會上結識賀雪梅后,他憑借阿諛奉承與利益輸送,在賀的力薦下平步青云:5年內從普通干部升至財政局長,2019年再晉副市長。
作為回報,肖斌成為李氏夫婦的“白手套”,專門負責工程領域的利益協(xié)調,從中抽取“中介費”。
6。2利益分肥的潛規(guī)則
三人形成“商人—肖斌—賀雪梅—李俊”的利益鏈條:商人通過肖斌搭橋,賀雪梅居中傳話,李俊拍板定案,事后按“3:5:2”比例分贓。2013年,梁姓商人經肖斌運作承攬某安置房項目,最終賀雪梅分得210萬元,肖斌獲50萬元“介紹費”。
這種模式在西昌工程領域成潛規(guī)則,僅賀雪梅涉案的工程項目就達17個,總造價超20億元。
6。3環(huán)保工程的利益異化
東西海三河水環(huán)境整治本是中央督辦的環(huán)保工程,卻淪為腐敗溫床。因項目未入ppp庫導致融資困難,施工方朱鵬找到李俊夫婦。賀雪梅利用李俊影響力,多次召開協(xié)調會施壓財政部門,最終使項目入庫。作為回報,朱鵬按工程進度分10次送上800萬元,導致該項目實際投入比預算超支30%,環(huán)保效果大打折扣。
七、雙面人生:市委書記的演技派日常
7。1熒幕上的“勤政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