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秒驚魂:從熱鬧街巷到一片廢墟
1。1事發(fā)前的平靜與異常信號
6月19日是周末,云善村塘介腳組的午后格外安靜。街道旁的小飯館飄著飯菜香,雜貨店老板坐在門口扇著扇子,幾個老人湊在樹蔭下下棋。附近商戶林先生后來回憶,當天12點40分左右,他正和家人吃飯時突然停了電,“還以為是片區(qū)線路檢修,吃完出門才看見人山人海,有人喊‘樓塌了’,才知道是塌樓壓斷了電線”。
沒人注意到,這場停電前3分鐘,那棟7層自建房已經(jīng)走完了它最后的“生命”。
1。2倒塌瞬間:來不及反應(yīng)的4秒
12時37分,一聲沉悶的巨響打破寧靜。住在隔壁的村民何大姐剛端起飯碗,就聽見“轟隆”一聲——她抬頭看見,斜對面的7層樓房正往一側(cè)傾斜,墻體開裂的聲音像鞭炮一樣密集?!拔疫€沒喊出聲,整棟樓就砸在了地上,灰塵一下子撲過來,連太陽都遮住了?!?/p>
目擊者后來對調(diào)查組說,整個倒塌過程只有4秒:先是樓頂?shù)念A(yù)制板往下掉,接著整棟樓像被推倒的積木一樣,朝著毗鄰的空地砸去。樓里有人探出窗戶呼救,但話音未落就被廢墟吞沒。這棟樓是單跨磚混結(jié)構(gòu),只有一個開間,又高又窄,就像“立在地上的紙片”,倒塌時連緩沖的時間都沒有。
1。3廢墟上的第一波救援
事故發(fā)生后,最先沖過去的是附近的村民。他們用手扒開碎磚,喊著樓里住戶的名字,但廢墟太深,僅憑雙手根本沒用。幾分鐘后,汝城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車鳴著警笛趕到,武警郴州支隊汝城中隊的十多名官兵也帶著工具趕來。
消防隊員第一時間架起生命探測儀,衡陽消防支隊的2只搜救犬也很快到場。在廢墟東側(cè),搜救犬突然停下狂吠,隊員們立刻用鑿巖機破拆——半小時后,他們發(fā)現(xiàn)了被困在墻板下的一名女子,她的腿被鋼筋卡住,意識還清醒。“來,先喝點水,馬上救你出來?!标爢T一邊給她遞水輸液,一邊用液壓鉗剪斷鋼筋,慢慢把她從縫隙里拉出來。
下午2時許,這名女子被背出廢墟,成為第一個獲救的人。此時,更多救援力量正往云善村趕來。
二、18小時生死戰(zhàn):和時間搶人
2。1連夜集結(jié)的救援力量
事故消息很快上報。上面作出批示,要求“科學救援,別讓救援人員出事”。應(yīng)急管理部和住房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的工作組連夜從北京出發(fā),湖南省副省長陳文浩帶著省直部門的人,坐著警車往汝城趕,沿途不停打電話問“救出多少人了”。
在當?shù)?,郴州市委書記劉志仁、代市長吳巨培直接把指揮部設(shè)在廢墟旁的空地上。省應(yīng)急廳調(diào)來了中聯(lián)重科、三一重工的大型起重機,省交水建集團、湖南建工集團的工程師也趕來幫忙——他們要在不引發(fā)二次坍塌的前提下,清理廢墟。
到當天下午5點,432名消防指戰(zhàn)員、76臺救援車輛、2只搜救犬全部到位。廢墟周圍拉起了警戒線,照明車把現(xiàn)場照得像白天一樣亮,救護車在旁邊隨時待命。
2。2救援最怕的“二次坍塌”
救援最難的不是找被困者,而是怕廢墟“再塌一次”。這棟樓整體倒塌后,預(yù)制板、鋼筋和磚塊堆成了3米多高的“小山”,下面全是懸空的縫隙,稍微一動就可能引發(fā)連鎖坍塌。
“不能用大型機械硬挖,只能先撐住再拆。”現(xiàn)場工程師說,他們先用鋼管把松動的廢墟架起來,再用小工具一點點清理。有一次,一名消防隊員剛鉆進縫隙搜救,旁邊的預(yù)制板突然往下滑,幸好安全員及時喊停,才沒出事。
隊員們分成三班倒,沒人敢休息——他們知道,廢墟下的人每多待一分鐘,生存希望就少一分。
2。312名被困者的命運
調(diào)查組后來核實,這棟樓里共有27名住戶,事發(fā)時有15人外出,12人被困。救援從6月19日中午一直持續(xù)到20日凌晨5點50分,整整18小時。
隊員們按照“先找有聲音的地方”的原則,順著手機鈴聲、呼救聲定位。凌晨1點,他們在4樓的位置發(fā)現(xiàn)了兩名被困者,但樓板壓得太實,直到3點才把人救出來——可惜兩人已經(jīng)沒有生命體征。到20日凌晨5點50分,最后一名被困者被找到,是個10歲的孩子,被母親護在身下,孩子活了下來,母親卻沒了呼吸。
18小時里,12名被困者全部救出:7人幸存,5人遇難。武警郴州支隊的120多名官兵,和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的40多人,幾乎沒合過眼,手上、臉上全是劃傷。
2。4傷亡名單背后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