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驚天發(fā)現(xiàn):籃球場堆滿的冰毒
1999年11月4日,廣州白云區(qū)的一個普通倉庫內(nèi),警方正在進行一場普通的緝毒行動。然而,當警察們砸開一間掛著兩把鎖的可疑倉庫門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目瞪口呆——倉庫內(nèi)堆滿了印有"酒石酸"字樣的紙箱,這些箱子鋪滿了整個籃球場,足足有554箱。
隨著檢查的深入,警察們的震驚變成了恐懼。這些所謂的"酒石酸",實際上是純度高達99%的冰毒,總重量達到了驚人的11。08噸。當警方將這些冰毒全部搬出倉庫時,整個籃球場都被白色的晶體覆蓋,場面令人觸目驚心。
更讓人震驚的是,在另一個房間里,警方又發(fā)現(xiàn)了十幾個同樣印有"酒石酸"字樣的紙箱,里面藏著330公斤冰毒。再加上之前查獲的108。85公斤海洛因,這是中國禁毒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案。
當這個消息傳到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楊鳳瑞那里時,他以為自己聽錯了,在電話里反復確認了幾遍,才不得不接受這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這批冰毒的市值超過50億美元,相當于當時全球其他國家一年繳獲冰毒的總量。
而這些冰毒的制造者,就是后來被稱為"中國第一大毒梟"的劉招華。這個曾經(jīng)的法警,利用自己的化學天賦和反偵察能力,在長達九年的時間里,與警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貓鼠游戲。
二、天才少年:化學天賦初顯
1965年3月5日,劉招華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zhèn)前進街85號的一個普通家庭。他在家中排行老五,上面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父親劉光森靠經(jīng)營豆腐作坊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母親體弱多病,沒有勞動能力。
劉招華從小就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學習天賦,尤其是在化學方面。1979年,14歲的他參加了福建省中學化學競賽,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獲得了二等獎。這張獎狀成為了他少年時期最珍貴的物品,也預示著他在化學領(lǐng)域的天賦和潛力。
然而,命運對這個天才少年并不仁慈。12歲時,劉招華的父親因病去世,不久后母親也癱瘓在床,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了大哥身上。在這幾年里,劉家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大哥的兒子在工廠干活時被電死,二姐的兩個孩子也先后夭折。這些變故給劉招華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創(chuàng)傷,也塑造了他對金錢的病態(tài)渴望。
1980年,15歲的劉招華不得不輟學回家,跟著大哥學習修車手藝。然而,大哥脾氣暴躁,經(jīng)常打罵他,這讓劉招華感到痛苦不堪。在汽修廠工作期間,劉招華仍然對化學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一有空閑就閱讀化學書籍,研究各種化學反應。
大哥對弟弟的"不務正業(yè)"非常不滿,認為這些知識在社會上根本派不上用場。兄弟倆的關(guān)系越來越緊張,最終,劉招華決定離開這個讓他窒息的環(huán)境。
三、軍旅生涯:從士兵到法警
1983年,18歲的劉招華做出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參軍入伍。由于年齡不夠,他謊報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順利通過審核,成為武警福州邊防支隊的一名士兵。
在部隊中,劉招華表現(xiàn)出色,很快成為領(lǐng)導眼中的骨干人才。僅僅兩年后,他就獲得了前往武警福州指揮學校學習的機會。在學校里,他不僅學習了軍事技能,還接觸到了偵察和反偵察技術(shù),這些知識后來被他用于逃避警方追捕。
畢業(yè)后,劉招華被派往平潭縣大隊嶼頭派出所任正排職干事,還代理了司務長,成為老家所有入伍士兵中唯一一名提干的人。此時的他,前途一片光明,如果繼續(xù)在部隊發(fā)展,很可能會有一個輝煌的軍旅生涯。
然而,大城市的花花世界讓劉招華開始對部隊的清苦生活感到不滿。他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追求更豐厚的物質(zhì)回報。1988年,23歲的劉招華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提前轉(zhuǎn)業(yè)。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精心策劃了一起事件:在擔任代理司務長期間,故意在做賬時暴露了自己的貪污事實,讓核查人員成功追查到了145。15元的貪污款。部隊對他進行了一次記過處分,而這正是劉招華想要的結(jié)果。
1989年,劉招華如愿以償?shù)靥崆稗D(zhuǎn)業(yè),被分配到福安市人民法院擔任司法警察。在法院工作期間,他表現(xiàn)積極,多次立功受獎,還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由于工作能力突出,1991年他被推薦到市里做招商引資工作,這個機會讓他結(jié)識了許多來自東南亞、香港、臺灣等地的商人。
四、制毒初體驗:開啟罪惡之門
1988年,在平潭縣大隊嶼頭派出所工作期間,劉招華遇到了一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人——陳道中,一名曾經(jīng)擔任過臺北地檢署副署長的臺灣人。
陳道中對劉招華的才能非常欣賞,兩人很快成為了朋友。在一次交談中,陳道中向劉招華介紹了一種當時在中國大陸還沒有出現(xiàn),但在臺灣已經(jīng)十分流行的毒品——冰毒。
陳道中不僅向劉招華講解了冰毒的歷史和制作方法,還提供了100克麻黃素作為實驗材料。他告訴劉招華,只要將麻黃素制成冰毒,就能獲得極高的利潤。
憑借著自己的化學天賦,劉招華很快在福州市內(nèi)的新華書店找到了一本關(guān)于用麻黃素制冰毒的方法的書,還額外購買了一本《大學有機化學》。回到家后,他僅用兩三個小時就成功將麻黃素轉(zhuǎn)化為冰毒。
這次成功的實驗讓劉招華嘗到了甜頭,但他并不滿足于此。他意識到,使用麻黃素作為原料不僅成本高、污染大,而且容易被警方追蹤。于是,他開始研究一種不需要傳統(tǒng)冰毒原料就能合成冰毒的新方法。
轉(zhuǎn)業(yè)后,劉招華利用工作之余搜集了大量化學資料,為他的"研究"做準備。1992年,他與一名臺灣商人合伙開辦了"福建宏發(fā)塑膠有限公司",表面上是收購廢棄塑料并再次加工的場所,實際上是走私汽車和龍骨酒的地方。
在走私過程中,劉招華積累了第一桶金。他在短短兩年內(nèi)成為了福安市遠近聞名的大老板,甚至一口氣買了三臺豐田皇冠高級汽車,每天輪流開著去上班和應酬。